16公斤水配多少克草甘磷和百草枯。我要百分百杀草率。用多点也没所谓

杀果园的杂草再种果

第1个回答  2013-07-30
16公斤水配百草枯80-100克
第2个回答  2013-07-30
没有百分百
第3个回答  2013-07-30
百草枯:也叫克无踪。本产品有二氯化物和双硫酸甲酯盐两种。
为速效、触杀、灭生性季胺盐类除草剂。
有效成分对叶绿体层膜破坏力极强,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很快中止,叶片着药后2-3小时即开始受害变色,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位受害,不能穿透栓质化的树皮,接触土壤后很容易被钝化。
不能破坏植株的根部和土壤内潜藏的种子,因而施药后杂草有再生现象。
毒性极大,口服3克即可导致系统性中毒,并导致肝、肾等多器官衰竭,肺部纤维化(不可逆)和呼吸衰竭。因中毒前期治疗黄金期内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或忽视病情。本品可经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随血液遍布全身,尤以肺中含量最高,常达血中含量的十倍至数十倍。百草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全身中毒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尤以肺损害较严重,可引起肺充血、出血、水肿、透明膜形成和变性、增生、纤维化等改变,此外尚可致肝、肾损害并累及循环、神经、血液、胃肠道和膀胱等系统和器官。
中毒与急救:
1、体表污染:应脱除污染衣物,肥皂水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眼部污染: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15min,再用生理盐水洗净。
2、经口误服:在现场应立即服肥皂水,既可引吐,又可促进百草枯失活。1小时内服务白陶土或皂土。若无,可用普通粘土用纱布过滤后,服用泥浆水,或用活性炭吸附(每100g白陶土或皂土可吸附百草枯约6g)。洗胃动作宜轻柔,洗胃液选用2%~5%碳酸氢钠液内加适量肥皂液或洗衣粉,以促进毒物失活,以手工吸注式较好,每次交换液量200~300ml,不宜用灌流式无压力指示报警的自动洗胃机,这是因为百草枯有较大的腐蚀作用的缘故。洗胃后可再给30g活性炭悬液,并用盐类泻剂导泻。
3、血中毒:以血液灌流清除较血液透析更好。

草甘膦:也叫农达,70年代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除草剂的重要品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于水。
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以内吸传导性强而著称,它不仅能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进行传导,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草甘膦接触绿色组织后才有杀伤作用。由于各种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度不同,因而用药量也不同。
对多年生恶性杂草,如白茅、香附子等,在第一次用药后1个月再施1次药,才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草甘膦具有酸性,贮存与使用时应尽量用塑料容器。
制剂用药量:2744~5487克/公顷(183~365克/亩)
中毒急救:本品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无特效解毒剂。若摄入量大,病人十分清醒,可用吐根糖浆诱吐,还可在服用的活性炭泥中加入山梨醇。
草甘膦是酸,草甘膦铵盐、草甘膦异丙胺盐是草甘膦酸分别与氨气、异丙胺反应后得到的。其除草活性基团相同,但不同的盐在植物吸收过程中存在差异从而对药效产生影响。从我国农业部提供的试验数据表明除草活性次序为:草甘膦钾盐>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铵盐>草甘膦钠盐。因为草甘膦酸本身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般不直接使用。因此,数据中没有草甘膦酸。
草甘膦与百草枯的混用问题,在生产上的确有人用过,也有大家所说的效果,不过该效果仅仅限于杀草速度加快。我曾经算是研究过这样的混用,最终的结果是效果不如单纯的草甘膦效果。如果将对于效果的观察时间放在7-10天,优于单用草甘膦;将观察的时间拉长到20天以上,就比不过单草甘膦了。
  这里有2个问题需要讨论:
  1、是基于加快草甘膦见效速度还是基于百草枯杀根?
  2、所谓草甘膦+百草枯的混剂是否存在?
  对于问题1,如果是加快草甘膦的见效速度,其表征是受药杂草的绿色部分出现药害症状,失绿脱水枯黄,也就是农民通常所说的有效果了。但大家知道草甘膦的药害症状是根部受损,进而地上部从心叶开始萎蔫直至死亡。大家不妨到田间去看看,两者混用之后杂草的受害至死亡症状的表现,再来判断真正杀死杂草的是哪一种成分。不同的着眼点形成不同除草剂的卖点,如果是加快草甘膦见效速度,这种混用在控制好两者的配比之后,既达到地上部叶片出现受害症状又保证草甘膦比较充分的吸收,是说得过去的。如果反过来说,是杀根的百草枯,基本上是瞎掰了。事实上那比例很小的百草枯起到的是满足农民求快的心理需求,真正起作用的是草甘膦。大家不妨认真去地头观察一下,保持20-25天的连续观察即可得出自己的结论。
  对于问题2,至少从我目前所掌握的草甘膦与百草枯2种除草剂的理化性质的知识来说,此2种化合物在工业上很难以做到预混。大家知道起作用的是草甘膦酸,但那也只是进入植物体后代谢的产物,酸体作不成能大量溶于水的工业产品,故只能以各种盐的形式存在。百草枯起作用的是阳离子(Na+),是阳光作用下的产物,但制剂依然是以盐的形式存在。草甘膦的盐与百草枯的盐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说能在工业生产的环境下,共存于相同的缓冲剂体系中。如果是草甘膦胺盐或异丙胺盐与百草枯的钠盐共处时,还会出现盐的解析问题(初三化学课程即有说明)。所以目前在生产上我见过农民是使用草甘膦10%水剂(基本上都是钠盐形式)与百草枯20%水剂桶混,还没有见到使用过草甘膦41%水剂(基本上是胺盐或异丙胺盐形式)与百草枯20%水剂桶混,原因大约也在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所谓有企业已经生产出两者的预混剂,基本上是一句扯淡的事情。
  至于那个什么专利,唉~还是不去评价为好。中国一年有40万个专利,号称世界第三,但好像国际上对于中国的专利从来就没有当作一回事。把这些所谓的专利作为商业噱头去忽悠农民还说得过去,但真要是自己都把这样的垃圾专利当作一回事,那就是真没救了。英文好的坛友不妨去检索一下海外的专利情况,看看有没有哪个国家或哪个公司或个人,鼓捣出了这样的一个专利来。
  2楼举植物生理中的呼吸效应来解释,有一定道理。众所周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生理过程,正常植物的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C4植物(大多数恶性杂草属于这类C4植物)在白天有光呼吸作用。植物体在受到百草枯的破坏之后,夜间呼吸作用加强,能促进草甘膦的吸收。从用药的时间来算,这个草甘膦的吸收过程在夜间进行,但白天因为叶部组织的受损对于草甘膦的吸收反而减缓,直觉上讲白天减少的这部分有可能抵消因加强呼吸作用而吸收的量,所以最终依然达不到单用草甘膦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