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学籍怎么办

中专没有学籍怎样办理转学证书呢?

没有学籍,可以申请补办学籍。补办学籍流程,无学籍学生录入流程:

学校填表,报辖区教育局;

辖区教育局汇总后逐级上报,最终报至教育部;

教育部查重后,通过的和不通过的(含不通过原因)学生即显示在辖区教育局的学籍账户中;

辖区教育局账户通过学校提供的学生信息(含家庭信息)将通过的学生进行录入,录入后不能立即显示出学籍号,需要过一两天才能显示。

扩展资料

学籍注册

1、学校按照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所划定的就近入学的学区范围及有关要求招收新生。

2、初中新生入学时,要将原小学的学生档案、户口及住房证上交该校审查,合格后学生凭盖有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章和学校章的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

小学新生入学时,要将户口和住房证上交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后凭辖区教育行政部门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道。

3、新生在规定时间报到后,即取得相应学校学籍。

4、非本学区的学生该校一律不予建立相应学校学籍。

5、新生自报到之日起,两周之内未到该校报到,学校可取消入学资格(特殊情况除外)。

6、学籍内容包括:加盖辖区教育局学籍章和相应中学学籍章的录取通知书,小学生毕业登记表,教育局统一制定的素质手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学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5

没有学籍,可以申请补办学籍。补办学籍流程,无学籍学生录入流程:

    学校填表,报辖区教育局;

    辖区教育局汇总后逐级上报,最终报至教育部;

    教育部查重后,通过的和不通过的(含不通过原因)学生即显示在辖区教育局的学籍账户中;

    辖区教育局账户通过学校提供的学生信息(含家庭信息)将通过的学生进行录入,录入后不能立即显示出学籍号,需要过一两天才能显示。

对于不通过的学生,将名单和原因反馈给学校和家长,纠错,重新填表,整理,上报(重复1-4步)

扩展资料:

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参考资料: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2

没有学籍,可以申请补办学籍。

补办学籍流程,无学籍学生录入流程

1.学校填表,报辖区教育局;

2.辖区教育局汇总后逐级上报,最终报至教育部;

3.教育部查重后,通过的和不通过的(含不通过原因)学生即显示在辖区教育局的学籍账户中;

4.辖区教育局账户通过学校提供的学生信息(含家庭信息)将通过的学生进行录入,录入后不能立即显示出学籍号,需要过一两天才能显示,我想是又经过了二次查重。

对于不通过的学生,将名单和原因反馈给学校和家长,纠错,重新填表,整理,上报(重复1-4步)

扩展资料:

为确保学籍内容真实、及时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和学习情况,也为了确保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和方便统计,防止出现学生在原学校“不辞而别”,在新学校无从登记和无法统计,确定了“籍随人走”原则。

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外,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

学籍管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落实这项制度,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学籍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改变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进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参考资料: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01
2 学籍怎么建
2、借读。学生在非户口所在地学校入学一律作为借读处理。因房屋拆迁、监护人异地经没、务工等原因,且确因暂住地户口与原户口所在地较远,无法在户口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原户口所在地学校取得学籍并经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持户口本、拆迁证、暂住证、摊位证或就业所在地村委会(或居委会)出具的证明,可向暂住地附近学校提出借读申请,学校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办理借读手续;如学额已满,则向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借读的学生要在户口所在地取得学籍后,才能办理借读手续,到借读学校就读。有借读要求的学生由接收学校开具接收证明,学生持接收学校同意接收证明到学籍所在地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在学籍所在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借读学校不得为借读生建立正式学籍,借读学校所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可为借读学生办理借读临时学籍。
3、转学。无正当理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不得在市内跨县、跨片转学。有下列条件之一的,适龄儿童可随法定监护人的户籍与常住地址就读,办理转学手续,建立正式学籍:(1)监护人中有在衡现役军人(含武警)(2)监护人中有单亲、离异、户口两地家庭、孤儿等;(3)军队转业来衡工作人员;(4)监护人工作调动,全家户口及家庭住址迁移的等。除此之外,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及学生个人户口变动的等,一律按借读管理,不得办理转学手续。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和初三年级下学期原则上不得转学。
学生县城内跨片转学,需由监护人持户口迁移证明或工作调动证明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开具同意接收证明后向转出学校申请,由学生持转学证明转入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转入手续。市内跨县或跨市转学的,监护人要持户口迁移证明或工作调动证明等向转入学校及所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意后开具转学证,报市教育批准,
办理转学手续。县城内一个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只能分别建一个学籍号,跨县、市中途转学的学生原学籍号注销,由接收学校所属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编注新的学籍号,并报市教育局审批备案。初中毕业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地和学籍所在学校参加毕业和升学考试,并领取毕业证书。

三、要高度重视并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加强对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属学校的招生工作负总现,切实维护正常的招生工作秩序,国大对违规、违记行为的处罚力度,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违规招生和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凡违反上述规定,影响招生秩序的,要对有关学校通报批评,并对有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对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取消其办学资格。市教育局在各县中小学招生工作结束后,对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没有学籍,可以申请补办学籍。
补办学籍流程,无学籍学生录入流程
1.学校填表,报辖区教育局;
2.辖区教育局汇总后逐级上报,最终报至教育部;
3.教育部查重后,通过的和不通过的(含不通过原因)学生即显示在辖区教育局的学籍账户中;
4.辖区教育局账户通过学校提供的学生信息(含家庭信息)将通过的学生进行录入,录入后不能立即显示出学籍号,需要过一两天才能显示,我想是又经过了二次查重。对于不通过的学生,将名单和原因反馈给学校和家长,纠错,重新填表,整理,上报(重复1-4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