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国古代文化之宗法和礼俗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03
【宗法和礼俗】
(一)宗法
【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嫡子】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继承始祖、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主,地位特别高贵,故又称“宗主”。
【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所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教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
【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称为“亲”,父母对儿女也可称为“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于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只要包括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联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只高义也。”
【六亲】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
【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称父族、母族、妻族。
【考妣】旧时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位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
【太庙】天子的祖庙。

【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绝对服从君,子绝对服从父,妻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五常】1.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
2.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3.指仁、义、礼、智、信。【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指仁、义、礼、智、信。
【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论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左转·文公十八年》:“高幸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礼俗
【礼俗】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
【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六礼】1.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
2.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1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祭妹文》:“予弱冠(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冠)粤行。”
【笄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子到了成年又叫“及笄”“笄年”。
【合卺】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持一瓢而醑(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妻】男子的配偶。在宗法制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看,妻当是指诸侯以下男子正式的配偶,因为诸侯的正式配偶称“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称“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女·奴随社会的发展的结果,地位极其低贱。旧时正式婚配的妻子、夫人有时自己也称“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

【姬】原是古代的显姓。后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
【媵】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但这些被“媵”的贵族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主子,不是奴才他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随着“媵女”制度逐渐消亡,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妻妾之分的时代,就与“妾”成为同义词。
【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会被视为不尊敬天子,天子就会出兵征伐。

【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

【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
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
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
相互来往朝聘,也有一定的名称。此国往彼国的聘叫“如”,彼国往此国叫“聘”。
【誓】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绝不违背信约叫“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 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血。
【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做“盟礼”。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
【歃血】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用嘴吸一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的仪式。结盟之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
【遇】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地点或时间忽然相见,就叫“遇”。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
诸侯途中相逢,依据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由主宾之礼接待。
【免胄】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祖】古代践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为别人设宴送别。
【封禅】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去举行。古时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称为岱宗。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高,离天近,所以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达地之功,叫‘禅’。
【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以示虔诚。
【封禅】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去举行。古时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称为岱宗。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高,离天近,所以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达地之功,叫‘禅’。
【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以示虔诚。
【衅钟、衅鼓】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这是一种礼制,凡重要器物制成,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
【太牢】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
【少牢】古代祭品,指猪、羊各用一头。

【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亡。
【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死】古代社会不同地位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棺椁】‘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殓】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七七】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为祭祀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丧礼】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拜佣哭泣的礼节。
【坟墓】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与‘墓’并称,不再有所区别。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合葬】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
【稿葬】庶人死了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
【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

【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做‘跽’。
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
【跪】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达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
【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做‘箕踞’。这种姿势是傲视对方的意思。
【拜】拜,是古人常用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顿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举起,所以叫顿首。
空首是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至地,再以头至手,因其头不至地,所以叫空首。
稽首是跪拜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因头扣地多时,有所稽留,因此叫做稽首。
肃拜是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只是拱手行礼,也就是现在的揖。军队中有这样的肃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做顿首后作稽颡,叫吉拜。先稽颡后顿首,叫凶拜;振动,是战栗变动之拜。
【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古人作揖,根据对象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
【执手】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邺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后有《国语·越语》:“执其之手而与之谋”。①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孔雀东南飞》)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
【寿】以酒或以物向别人祝福。
【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
【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做妇女行礼的代称。
【九宾】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百姓】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代仍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以致于一般平民才皆可以有姓了。“百姓”遂随之指称一般平民了。
【布衣】即平民穿麻衣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臣】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
【奴隶】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
【庶人】也称“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统治者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底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下的人对上自称的兼辞。

参考文献http://tieba.baidu.com/p/1415016935
文章有删改、增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