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晶屏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9

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但是它的分子排列却和固体晶体一样非常规则,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个特殊性质在于,如果给液晶施加一个电场,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这时如果给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阴止光线通过的作用(在不施加电场时,光线可以顺利透过),如果再配合彩色滤光片,改变加给液晶电压大小,就能改变某一颜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说改变液晶两端的电压就能改变它的透光度(但实际中这必须和偏光板配合)。液晶显示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从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来说,无论是笔记本屏还是桌面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液晶显示器屏全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

液晶显示器由两块板构成,厚约1mm,其间由包含有液晶材料的5um均匀间隔隔开。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在显示屏下边都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液晶显示器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或称匀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可以发射光线,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匀的背光源。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液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在玻璃板与液晶材料之间是透明的电极,电极分为行和列,在行与列的交叉点上,通过改变电压而改变液晶的旋光状态,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光阀。

第2个回答  2018-01-09

液晶屏的作用就是控制由A偏振片透过的偏振光;扭曲还是不扭曲;从而决定是否能穿过B偏振片。液晶的分子在周边施加电场和不加电场就可以控制分子扭转90度,同时带动通过的光振动波扭转90度,使水平的偏振波变成垂直的偏振波,或者使垂直的偏振波变成水平的偏振波。就达到了用电信号控制光线“亮”与“暗”的目的。说到液晶屏,我们不得不谈谈液晶的起源:要追溯液晶显示器的来源,必须先从“液晶”的诞生开始讲起。在公元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菲德烈.莱尼泽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但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却具有液体和结晶双方性质的物质,就是液态结晶物质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18-01-09

液晶屏表面上先镀有一层透明而导电的薄膜以作电极之用。然后再在有ito的玻璃上镀表面配向剂,以使液晶顺着一个特定且平行于玻璃表面之方向排列。中左边玻璃使液晶排成上下的方向,右边玻璃则使液晶排成垂直于图面之方向。此组件中之液晶的自然状态具有从左到右共的扭曲,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扭曲型液晶显示器的原因。利用电场可使液晶旋转的原理,在两电极上加上电压则会使得液晶偏振化方向转向与电场方向平行。因为液态晶的折射率随液晶的方向而改变,其结果是光经过tn型液晶盒以后其偏振性会发生变化。于是,我们可利用电的开关达到控制光的明暗。这样会形成透光时为白、不透光时为黑,字符就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