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唐庄镇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5-25
在河南省新乡市东部,有一块神奇的地方,它正迎着一股强劲的春潮涌现出许多迷人景观:一条条水泥路横亘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一排排日光大棚连绵成片、一望无际,一栋栋居民楼鳞次栉比,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星罗棋布,一行行垂柳飘洒成荫,一片片苍松吐翠、杏花飘香……这就是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 ­
­
唐庄镇地处卫辉市西部,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三分之一,总人口41000人,耕地58000亩。1987年吴金印担任唐庄镇党委书记,当时唐庄经济发展滞后,全乡财政收入仅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元,山区的七个村不少农民住在窑洞内,靠救济维持生计,其它地方的农民大多才解决了温饱问题。吴金印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提出了“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这一符合唐庄实际的发展思路。西部山区7个村,靠山吃山,在石头上做文章。镇政府先投资建石材厂,购设备租赁给村里,进行示范引导,尝到甜头的农民和村集体,纷纷投资建石碴厂。全镇100多个石碴厂,每天生产石子3万立方米、产值60万元,石碴运输车辆3000多辆、每天产值近30万元,两项之和年总产值达2.7亿元。东部7个村地处平原,土质好,邻近卫辉市,交通条件好,利于市场运作。吴金印带领群众建大棚,种反季节蔬菜。目前,东部农村户均大棚一至两个,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北部地处丘陵的7个村庄,干旱地薄,只能种植耐旱作物,林果树木最耐旱,而且效益高。全镇建成了万亩桃园、苹果园,现在果树都进入盛果期,每亩果园收入达3000多元。南部低洼地适宜发展粮食和养殖业,他们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
­
经济的发展为村庄改造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2001年开始,每年唐庄新建楼房2000多户,建新房户均投资在5万元以上。村集体为村庄改造修成了水泥硬化路。目前,全镇34个行政村,9800户已按规划建设农民新居8300余户。代庄等近20个村的新村规划已经基本完成,部分村还新建了二层以上的村委办公大楼、迎宾牌坊,并进行了街道的绿化、美化、亮化;官庄村、郭全屯村投资4万元新建了标准化篮球场地,代庄、唐庄村投资30多万元建成群众休闲活动广场。 ­
­
不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山区薄地怎么办?吴金印经过深思熟虑,大胆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思路。对山区薄地进行综合整治,按照生态建设为首、以林为主、以山为景的规划,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修建了集林果、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农业六位一体的西山生态旅游园。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举办了飞机表演和全国跳伞锦标赛暨冠军赛,吸引游客38万多人,收入20多万元。同时,西山生态园入选河南省太行创业精神红色旅游景点,成为河南省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镇还依托万亩桃花园,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桃花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 ­
­
唐庄镇抓住实施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万亩小麦高产样板田的研究与开发”的机遇,率先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投资500多万元在全镇12个村建成实行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优质品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六统一”的示泛区,完善配套设施,使小麦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极大地带动了该镇优质强筋小麦的推广种植和农民增收致富。该镇利用交通优势,建成了占地1.2万亩的省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发展高、中、低档温室大棚3000座,种植名、优、新蔬菜达28个品种,年收入300多万元。面对丘陵区干旱、土质薄、粮食产量低的情况,该镇立足市场,大力发展名优林果种植,种植苹果、梨、杏等经济林16000余亩,年产优质林果3000多吨,远销北京等大中城市及海内外,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在搞好种植业的同时狠抓养殖业,该镇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了3个年出栏400多头的肉牛育肥示范厂。全镇已形成优质强筋小麦基地、名优特新蔬菜花卉高效农业示范区和优质林果园区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
­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唐庄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出了“以真情换真心,以真心换真投”的引资思路,使卫辉市银利达彩印有限公司等10多家高新技术和环保项目的企业落地生根,使2900余名当地农民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唐庄镇更注重给全镇百姓营造一个清新环保的生存环境,把石碴厂进行了聚集和搬迁,在远离生活居住地的谷驼建立了石碴工业园区,并投资600多万元新修了3公里的高标准水泥路和3条生产性道路方便园区发展。目前,已规划好8个各投资500万元,日产万吨的无污染的大型石碴厂。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石碴工业园区,实现该镇工业化强镇的目标。 ­
­
唐庄镇,这个拥有“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镇(乡)”、“河南省先进乡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国重点城镇”、“国家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镇”等众多荣誉的乡镇,在经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成为牧野大地上的一颗闪亮红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