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振寺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热振寺于1056年由阿底峡的大弟子仲敦巴·嘉瓦迥乃(1005~1064)兴建。1041年,阿底峡(982~1054)应吐蕃王后裔古格王子益西沃、绛曲沃迎请至阿里,传教三年,后至卫藏传教九年,1054年圆寂于聂塘卓玛拉康(今曲水县境内),圆寂时指定仲敦巴·嘉瓦迥乃,意为“胜生”,1005年(藏历第一绕迥前之木蛇年)生于前藏堆隆普(今堆龙德庆县)一个富豪人家,父名达松格显,母名库俄萨香玛。他幼年丧母,其父续娶,因与继母不和而出走拜赛尊为师,后得知阿底峡已到阿里弘传教法,遂辞赛尊去阿里。1045年(藏历木鸡年)他在阿里布让加香谒见了阿底峡,阿底峡给他做了灌顶(能使功德圆满),遂仰至卫藏弘法。阿底峡在桑耶寺传教期间,与西藏译师共同翻译了《二万五千般若光明释》及阿阇黎世亲所著的《摄大乘论释》等许多经典著作。1054年阿底峡在聂塘圆寂。1055年(藏历木羊年)仲敦巴在聂塘主持了悼念阿底峡的仪式,并在聂塘建了聂塘寺。不久,藏北当雄一带地方的头人们集会,派人请仲敦巴到热振地方传教。1056年(藏历火猴年)初,仲敦巴带领阿底峡的其他弟子连同阿底峡的遗体一起搬到了热振,同年修建了热振寺,将阿底峡的遗骨供奉在热振寺银塔中。噶当派就是以热振寺为根本寺庙,由仲敦巴·嘉瓦迥乃传承阿底峡教旨而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