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 课文 注释 5 童趣 10论语十则 和15古代诗歌四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6-27
5 童 趣写作背景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然后作者分别介绍两件事,其一,年幼的作者凭借想象,用素帐中的蚊子营造了“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其二,年幼的作者用想象来实现自己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的愿望。故事紧扣“趣”字,说明“我”观察入神,表现了“我”的正义可爱,天真无邪。作家资料沈复(1763~约1807),字三白,江苏苏州人。出身于“衣冠之家”,读过几年书,但主要职业是习幕经商,也曾卖画为生,浪迹四海。《浮生六记》是他的—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五、六两记今已逸失。此书曾被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曾得到名家(俞平伯)的赞誉。重点字词1.字音童稚(zhì)   藐小(miǎo)   唳(lì)   怡然(yí)   凹凸(āo tū)蹲(dūn) 土砾(lì) 壑(hè) 庞然(páng) 癞(lài)2.多音字3.形似字4.通假字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5.一词多义6.词类活用鞭数十(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重点句子一、疑难妙句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译文: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睁着眼睛对着太阳看,对细微的事物都能仔细观察,看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仔细观察它的特点,所以常常能够找到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剖析:“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既反映了小孩子视力强健、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能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所不能视及的妙处,产生超然的乐趣。“物外之趣”是总领全文的中心词。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文:夏天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是仙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一想,那许多蚊子便仿佛真的是仙鹤了;我抬着头观看它们,脖子都为此僵硬了。剖析:“夏蚊成雷”是常见的夸张的比喻,“我”抓住蚊群飞鸣的嗡嗡的声音与闷雷声相似的特点,联想到了此比喻。由蚊联想到鹤则抓住了蚊子的体形、长足与鹤相似。3.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我年纪幼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得大吃一惊。定一下神,抓住蛤蟆,打了它十多下,然后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剖析:作者有可能把一根草、一根小枝条当成一根鞭子,对癞蛤蟆略施惩罚,正体现了“物我相融,又出乎物外”的独特感受。“鞭”“驱”实际上是大词小用,体现了对蛤蟆吃二虫的不满及自己受惊吓的心理,写得惟妙惟肖。反映出“我”是一个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的人,但同时也知道珍惜生命,处置有度。二、重点语段“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至“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剖析:本段写神游山林观察土墙花台、虫草的乐趣,突出了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境界之乐。作者把丛草、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心旷神怡,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了移情入境、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体现了“物外之趣”。文章结构本文共5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视力强健,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文章主旨1.文章通过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神奇的联想和想象力以及天真烂漫的情趣。2.作者通过记叙自己童年视力强健,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从中发现超然物外之趣。全文鉴赏观察细微 凸现童真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作者观察细微,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童年趣事,均是琐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难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从儿童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故事引人入胜,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请看一些典型例子:“冲烟而飞鸣”中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定神细视”中的“定”,“观之,兴正浓”中的“浓”凸现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状和心态;“夏蚊成雷”,众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却“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观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联翩;“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足见其观察时间之长和兴致之浓;蛤蟆“拔山倒树而来”,初读似乎感到有违常理,细品则深感用语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写,且符合儿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视的错觉,生动而真实。仔细阅读、体会,我们会为文章所表现出的童趣报以会心的微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原文)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