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照顾老人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已进入“数九寒天”,由于老年人自我调节能力较低,抵抗力弱,气温的骤降和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加重原有病。

第1个回答  2022-12-27
冬天照顾老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因为老人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慢慢降低,身体抵抗力逐渐变差,一到冬季,气候变冷,对老人来说,成了莫大的考验。老人由于身体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而且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远低于年轻人。因此当寒潮来袭,老人高血压、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果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甚至还容易出现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的情况。同时,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因此在冬季,老人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这些部位:头部离心脏较近,血液供给也较为充分,因此身体健康的人,头部稍受一点寒,并不会产生不适。

但对于老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力和御寒能力变弱,如果头部受凉,不仅容易引发头疼、感冒,甚至还会诱发脑血管疾病,因此老人在冬季注意头部的保暖是很有必要的。颈部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也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如果受寒,可能增加颈椎病的发病风险。

在冬季,老人应做好颈部保暖,尽量穿立领服装,外出时可佩戴围巾,以防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这对降低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有一定好处。背部保暖,可能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感冒,患有支气管炎、哮喘的老人,背部受凉还可能使病情加重。天冷时,老人最好加穿一件毛背心,保护好背部。如果脚部受凉,不仅容易引起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同时还会使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感冒、哮喘、气管炎、胃肠病、关节炎、腰腿痛等发病的风险增加。

在冬季,老人应尽量选择保暖性好一点的鞋子,同时睡前多泡脚,这对缓解脚部冰凉和助眠,都有较大好处。冬季寒冷的气候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会导致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在冬季,老人的膳食应以温、补为主,在保证必须营养素摄入的前提下,可以多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营养学专家建议,老人的一日三餐,应做到荤素搭配,保证营养丰富多样,同时避免或少吃凉性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及一些重油重盐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2个回答  2022-12-27

一要少出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要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还应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要防犯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
四要水量足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五要调精神
冬天确实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慢跑、跳舞、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第3个回答  2022-12-27

对于家里面有老人的家庭而言,在冬天要想照顾好老人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老人的身体实际我们要在很多细节上都要注意到才能够尽可能保证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度过这一个冬天。
首先,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在冬季会经常的下雪,这样就会让外面的道路变得比较湿滑,对于老人出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危险,但是很多老人又不能始终在家里呆着着,那么,为了保证老人在冬天的出行,我们必须要注意给老人选择一些鞋底摩擦力比较大,防滑性比较好的鞋子,给老人穿,这样能够保证老人在出行的时候不容易摔倒,因为对于老人而言,一旦摔倒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甚至有可能会危及自己的生命。
其次,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在冬季饮食上也应该好好的搭配,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制度的补充水分,因为冬季的新鲜蔬菜比较少,为了获取更多维生素,可以让老人在冬季多吃一些水果,而且在冬季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样才能够保证老人日常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冬季让老人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尽可能的让老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意的为一些小事而发火,这些都能够让老人在冬季以一个相对饱满的状态来度过。

第4个回答  2022-12-27

1、保暖脚部“寒从脚下起”,还要为老人添置好鞋、袜,以利脚部的保暖。添置鞋袜时,要考虑到老人的脚的皮下脂肪薄、血液循环差的特点,可挑选毛线等保暖性能好的袜子,如不常出门,棉鞋以布底的为宜,着地和软。

2、冬季要多补铁铁在人体内参与含铁血红素的合成,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故缺铁者外周组织的氧供应就会减少,人体组织的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自然会因产热不足而感到寒冷。因此,老人平时要注意多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动物肝脏、蛋黄、豆类、芹菜、香菇、黑木耳等。

3、可以适当多吃含碘的食物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起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使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手脚发凉。而碘元素有助于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提高人体基础代谢,进而产生热效应。

第5个回答  2022-12-27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老人行动缓慢,我们在冬季的时候需要注意,防冻。

不管老人是否感觉到冷,气温开始降低后,我们就要让老人穿上厚衣服,因为等到老人感觉到冷才穿衣服,已经晚了。

2、中午睡觉时就需要给老人盖上被子,注意窗户不要开的太大,风不要直接吹到老人身上。

晚上的时候更要适当加多被子,如果老人打喷嚏过多,就是需要增加被子,最好选择轻质保暖的被子。



3、老人在冬天要穿一双防滑鞋,因为冬天太冷,动作缓慢,运动不开,不灵活了,所以需要防滑鞋帮助老人走路,这样更保险,不容易摔倒。



4、老人洗脸要用温水,给老人准备一个保温壶,调好水温,避免冷水刺激,血管收缩过大,造成损伤。

一定要准备好保温壶,调节好水温,然后给老人洗脸,小心老人被热水烫到。



5、老人用的毛巾要经常晒,避免细菌滋生,用热水洗毛巾,毛巾更柔软。

老人使用起来更方便,舒适。给老人准备一条擦鼻涕的毛巾,冬天容易流鼻涕,多清洗保持干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