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的人为什么容易视网膜脱落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02
发生视网膜脱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视网膜裂孔和玻璃体液化。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如果患者有视网膜裂孔,而其玻璃体是胶冻状,没有液体通过裂口流到视网膜下面,也就不会形成视网膜脱离,其裂孔叫视网膜干孔。医师建议:由于高度近视眼睛的眼轴逐渐变长,玻璃体容易液化变性,眼底的视网膜会被拉得越来越长,周边视网膜缺少血氧有效供应,菲薄的视网膜容易出现萎缩裂孔。特别是在剧烈运动时,液化的玻璃体运动牵拉脆弱的视网膜,会导致视网膜出现破洞,此时液化的玻璃体就会从破洞灌进去,导致视网膜脱离发生。
第2个回答  2020-09-02
高度近视不单是看不清东西,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前后径加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形;如果出现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其后果就是失明。
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据统计,70%左右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是近视眼,其中30%~40%是高度近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