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付出的都白白白付出了,没有任何回报还得到了痛苦和疾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19
有些东西不是说你付出时间,精力了就有相同的回报给你的。
第2个回答  2020-12-19
感情这事不要去较真为什么,如果错付一段感情,就是付出的越多,痛苦就越多,收到的伤害越大,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就是尽快在痛苦中剥离出来,重新出发,去迎接新的生活,而不是纠结过去,因为这样只能是往伤口上撒盐,越来越疼
第3个回答  2020-12-19
付出本身是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好事,但是付出不能盲目的付出。一是要看对方的人品,二是要看对方的目的,或者付出前要看对方许诺的什么等等。根据自身能力适可而止。
第4个回答  2020-12-22
好人的理论本质,是“好人有好报”“付出有收获”,从而建立其一个社会性质的反馈组织。这个反馈组织如同银行一样,将自己的劳动价值加以储存,在自我匮乏的时候可以“应急”性的取出。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因为你不知道自我会遇见什么困难,而你需要他人的力量协助,且力量越多越好。

这种关系是社会群落组织的基础,其实是“信任”,如同银行的“信誉度”,而其终极状态,是社会的制度政治,例如皇帝,是所有人的利益核心保护点。

而骗子,总是极少数,因为他们是在拿信誉度的价值与物质价值相交换。这也是为什么,内心极度自私还是要竭力维护道德,因为他不想损失信誉度,而信誉度是个人在社会属性中的,例如口碑,面子,地位,权威等。

在发达的社会群落,被社会孤立和抛弃等同于自杀,这也是骗子总是偷偷摸摸的原因。

如果一个社会骗子横行,其不过是“信誉度”失控,那么造成的就是自我的价值无法外在“储存”,无法实现有效的社会合作,没有基本的信任,那么社会结构也就瓦解,天下大乱,多是有人破坏规矩。

而当一个人生产力低下,难以保障其物质利益时,就不得不牺牲其“信誉度”价值,例如不要脸,盘剥亲人朋友,最后,亲人反目。

在社会中,亲朋好友都是一个人的力量体系。

而大多数人也都怀有自私的本能,但是这种本能反而督促其构建“亲信体系”。一旦他们的“亲信体系”发生转型,比如,对于亲人的投资可以转型为投资理财和银行,那么他们对于亲人的投资就会轻视和减少,前提是社会法则比血缘关系更可靠,理财银行产品比亲人更有力,这一点在乱世是无法保障的。

多多少少,每个人都会建立起自己的利益共同体,构成责任保障。

一个人可以无私无畏的为人民服务,比如雷锋,但是反过来,他的无私无畏促进了他的威信,他的信誉度,他的人格,他的群众认可,反而大大加强了他与社会,准确说是美好社会的参与度和融入度,从而形成更为美好的亲善的人生体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