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第2章阅读随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第2章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其它科学一样的研究范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不知道这里我对“范式”的理解对不对)。

  研究者通常从生活中发现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是以往的学术读物中找出一些前人提出了,但是还没有答案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共情能力强,有的人弱?为什么产后第一年,新手妈妈很容易抑郁?为什么35岁左右就会有中年危机?为什么一份工作干5年以上就会有职业倦怠?

  提出假设(如果......那么......)

  如果共情能力强的人,脑部某一特定区域都比共情能力低的人活跃,那么就可以推断,共情能力的强弱,和大脑部分区域的活跃度正相关。

  实验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相关法、自我报告法。

  和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不同,心理学家在实验时常常面临的挑战是:能否保证实验的客观性?阻碍客观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1. 观察者偏见,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么想看到的,而不是真实发生的,比如孕妇效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见呢?因为人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你对看到的事物的解释。比如一个最老套的说法:同样的半杯水,乐观的人认为:还有半杯;悲观的人认为:只有半杯了。

  对观察者偏见的补救措施是:将观察本身标准化:操作性定义、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2. 另一个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混淆变量。以”共情能力”一问为例,自变量是脑内某区域的活跃程度,因变量是共情能力高低。这是,一个事先没被纳入实验范围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脑活跃程度相同的两个被试,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他们面对同一事件表现出不同的共情能力——那么,不同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混淆变量。

  几乎存在于所有心理学实验中的混淆有两种:期望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期望效应是指:被试知道这次实验的假设,他的表现就会和平时不一样,他会故意表现出实验者期望的样子。这显然会歪曲实验的结果。安慰剂效应是指实验者什么都没做,但是被试有了心理暗示,就在实验中改变了他们的行为。

  对这两种混淆的补救措施是:双盲控制、安慰剂控制(对照组)、被试间设计、随机挑选被试和被试内设计。

  双盲控制,也就是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假设。

  被试内设计,既被试用自己做参照。书上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儿童们认为可以匿名时,他们会表现出比平时更高的攻击性——天,这不就是网络键盘侠们的表现嘛!

  1. 如果标准化是遵循一致的程序,那么这个一致的程序又是谁定的呢?

  2. 操作性定义的概念还不明白,等待后续找书上的例子。

  3. 期望效应是被试满足实验者的期望,安慰剂效应似乎非常相似,它们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