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每天做作业到凌晨一点,早上又五点半起床,身体受得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每天凌晨一点睡、早上五点半起床,别说是初二的学生,任谁的身体也受不了。

现在有非常多的家长都反应孩子写作业写到很晚,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成为现今学生的普遍状态。

我家外甥现在也在读初二,每天写作业也写到比较晚。基本上每天放学不耽误时间也要写到晚上十一、二点。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写作业有点慢,另一方面学校留的作业量确实不少。

他们这一届中考政策是七门功课都要考,哪一门都不能放下,所以每一科老师都留点作业,积到一起也的确需要花些时间才能够完成。

在我看来,学习写作业写到深夜的原因需要家长认真分析一下。

如果是全班同学都写作业写到深夜,那应该大家一起向任课老师反应一下, 任何时候,孩子的身体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优异身体不好的例子也是有的,这样的情况必须得到解决。

如果班里大部分同学的作业都能够在正常时间内完成的话,家长就要在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了。

关于写作业的习惯,真的是一件需要从小培养、从小重视的事情。 小学作业少,很多家长不重视,想着只要孩子有完成就行,结果久而久之形成了写作业拖沓的习惯。这种情况在小学不明显,到初中多学科学习之后就会有些吃力。

最后,就这个问题提个小建议吧。

如果是因为孩子写作业效率低造成的作业完成慢,家长可以和任课老师沟通一下,适当减少作业量。同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将每天的作业划分时间段去完成。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似有些幼稚,但是实际上坚持下来是有切实帮助的。

将作业分时间段完成,非常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现在考试题量都不小,讲求效率很重要。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将老师留的作业加回来,毕竟要求减少作业是短期个例。

初二学生还有多年的学习生涯,现在开始调整学习状态并不晚,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很快就能够有收获的。

初二是初中学习阶段的分化点,学生不甘落后,学习艰苦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每天作业到凌晨二点,就有些夸张了。

大家都认为:学生身体会受不了!造成这般作业的原因有三个:1、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2、学生学习水平较低,完成作业效率低,作业时间当然就长。3、这是最关键的,作业时间的安排有问题。

设想一下,孩子下午五点放学到家,到第二天凌晨2点,这中间有9小时,除了1小时吃饭及其他,还有8小时。什么作业需8小时完成?初二学生,不是大学生写毕业论文。

凡是作业到凌晨的孩子:1、学习水平不会高,作业的积极性更低,被迫作业,能拖即拖。2、回家东摸摸、西乘乘,不到七、八点作业不开始。3、作业中,碰到不会,就停下。东看看西瞧瞧,更有的玩玩手机,听听大人在看的电视剧。有人甚至睡一会儿

这样的作业,累人又无效。更大的危害是:1、低效学习一旦成习惯,要搞好学习一一难!2、每晚这么折腾,休息不好,第二天怎么听课?效率会如何?恶性循环形成,学习还会好吗?

重视并尽快解决,是当务之急!

如果每天作业写到凌晨一点,早上五点起床,学生的身体指定受不了。对于作业量教育部门有具体要求,控制每天的作业量,也是让孩子身心得到 健康 发展。我这个地区初二考试科目有八门,各科即使留的作业不多,但加到一起,可想而知,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对于作业写到那么晚,可以对比下其他同学完成作业需要多久,是做题效率低,还是学校本身留着作业量比较大。作业时反馈当天的学习效果,但量太大学生很难完成的。现在中高考以分数为主,势必学校家长都要成绩,一定会付出很多,但个人认为作业量各科教师也该互相协调下,同时学生也需要利用好时间,提高解题效率,能既不影响身心,同时学业有所收获会更好。



初二孩子尽量不要学到这么晚,长期下去身体会经常疲惫,上课精力达不到,会导致孩子越学越吃力,越学越失去信心和兴趣。对于初二的孩子,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好的,毕竟初二是成绩转折的重要时期,所以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最最重要,以下有几点建议:1.营养要跟得上,每天坚持吃鸡蛋肉等营养品,适当吃水果补充维生素2.保证足够的睡眠3.坚持 体育 锻炼,不能一坐坐一天4.明确学习目标,上课专心听讲,制定学习计划,利用自习和课间将作业逐步完成,做作业时可以采取时间分割法,比如给自己定时,半小时完成后给自己奖励,稍作调整赶紧进入下面计划,以免战线太长学习疲惫不专注,使效率低下。

如果真如你说的这样,首先要分析是作业量的问题,还是孩子写作业慢的问题。如果是前者,那明显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已经影响到孩子的身心 健康 了。

成绩是要要的,但用孩子的 健康 来换成绩,显然是不可取的。家长可以和学校沟通,找到一个孩子和学校都能接受的学习方式,既不影响成绩,又不损害孩子身心 健康 。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这种学习防法极不可取,必须尽快纠正,否则,不仅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而且身体 健康 也会收到影响。

一、学校布置作业的原则

学校布置作业,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业余时间确定的,基本上都是能够按时完成,并且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更不会影响孩子的 健康 成长。

二、孩子每天熬夜写作业的原因分析

这位家长反映,孩子每天写作业到凌晨一点,第二天还要五点起床,这种情况十分少见,或者说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应该从孩子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做作业拖拉,还是特别刻苦 。如果特别刻苦,每天如此,也不提倡,青少年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阶段,长期熬夜透支身体,不利于 健康 成长,建议立即改正此错误做法。如果做作业拖拉,找出原因,立即改正,尽快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与学校和家长们的沟通,找到解决孩子完成作业时间太晚的问题。

建议利用学生家长会机会,与老师交流,反映孩子做作业情况,同时,横向与家长沟通,印证其它写作业情况。如果是普遍问题,向老师和学校提出建议,在题目数量上做些调整,减少学生熬夜时间;如果是自己孩子问题,就要注意研究孩子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可以请老师一道,研究解决问题,改掉不良学习习惯,是学生尽快回到科学的学习道路上来。

孩子学习是件大事,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正确与否,十分重要,作为家长,能够积极关心和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难能可贵,下一步,希望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及时纠正孩子在做作业方面的不正确做法,确保孩子身体 健康 ,学习进步。 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你。

1 我觉得这样还不如不学,学习是为什么,是为了将来,可是身体都没了,将来在哪里?

2 初二学生每天做作业到凌晨一点,早上又五点半起床,我不知道这样上课困不困,如果困,肯定会睡着,那睡着了,课听到了吗,课没听到,肯定不会,当然有人是会的,可是不会的依然是不会,在那里摆着,然后下课再去请教老师,或去问同学,或去补课,或着干脆不管了,以后依然是不会,那去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去学校而已吗?


3 初二学生每天做作业到凌晨一点,早上又五点半起床,这是每天都这样吗,我想应该不会的吧,如果是考试前的那几天,我或许可以理解,毕竟所有的课都要复习,可能真的会晚些,如果是每天,我想不会吧?毕竟老师不会把所有的课所有的作业都集中在一个晚上啊!


所以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真的很重要,初二了,已经过了小学期,一定要改掉拖拉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据调查,15岁以上的青少年中,超过一半每晚睡眠少于7个小时,而正常情况下,他们应该睡足8-10个小时。

缺觉,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

首先,缺觉本身就是一种慢性压力。于是,孩子会对压力有过激反应,就会不经事。现在很多人说,怎么现在的孩子这么不经事,受不了挫折?其实,孩子也许可以坚强,但缺觉阻止了坚强的出现。

缺觉还会导致炎症,影响胰岛素分泌,降低人的食欲,让人情绪低落。

缺觉,还会严重影响情绪控制能力。比如说,妈妈说孩子一句什么,搁到平时,睡得好,孩子即便不愿意听,也能控制得住自己,不会跟妈妈吵。而现在,缺觉,人就失控了。最近经常爆出中学孩子跟父母一言不合,就拿出刀子逼向父母的事,大约跟这也是有关系的。

缺觉,还容易导致抑郁。因为睡眠不足跟抑郁状态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与睡眠良好的同龄人相比,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和女性得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分别是前者的2.5倍和5倍。女孩在青春期后患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3倍,这可能与她们在这个年龄段更难获得足够的睡眠有关。

缺觉,还会影响血糖调节,导致肥胖。

最最麻烦的是,缺觉,还严重影响学习。只要有一点缺觉,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表现,就会受到影响。我记得看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萨利机长》时,当时有个细节,飞机失事要调查机长的睡眠情况,因为机长睡眠不足,是绝对不许他开飞机的。

但是,现实又是孩子的确缺觉,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跟孩子老师试着聊聊。在开始聊之前,最好联合一下其他家长,防止老师说,怎么就你家孩子事多?

甚至,可以跟老师约定一个月的期限,少布置点作业,让孩子睡足觉,和现在的成绩对比一下,哪个成绩高。

最后,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我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作业巨多,到了二年级更是多到让人窒息。

但,最近,突然减少了。为什么?

孩子说,有一天,老师突然做了个调查,问孩子们做作业都做到几点。结果很多孩子说,每天晚上做到凌晨。

这让老师非常惊讶。也就是说,孩子们做作业做到很晚,老师是不知道的,老师原以为孩子们会很快就能做完。事实上,那些题目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都是非常难的,一项作业就得做一个小时,而每一门课至少有四项作业。可以想象,孩子做作业做到凌晨,是太有可能了。

我们家的没做到凌晨,是因为,每当我看到已经很晚了,孩子还没做完时,我就帮孩子做了。或者,让孩子先睡,第二天早起,再把剩下的作业完成。

所以说,我们得先找老师沟通,也许老师不知道呢,再不成,就只好想别的办法了,让孩子睡足觉为先。

“浮躁”,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词汇就是这个。现在国内基础教育大的背景只有“浮躁”二字能形容,几乎没有科学的系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大家都是在蛮干,“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是基础教育的主流思维模式。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睡眠时间会减少。即便如此,随便找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让他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坚持一个月,试试看,这个人基本上精神快崩溃了,而且做事忘性大,看上去精神恍惚,而一个更需要充足睡眠的孩子每天只能休息四、五小时会怎样,能够高效率的学习吗?答案是不可能。

而现在的问题是整个 社会 把我们的下一代就逼成了这样!大部分的孩子并不能按要求在10点以前完成最基本的作业,繁重的作业导致厌学轻生心理变态等一系列问题。少数精英可以完成作业并超越他人,但是大多数也也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为什么说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全世界的No1,但是到了需要发挥创造力的大学和后续阶段,就再也拿不出像样的成绩了呢?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缺陷,家长希望孩子身心 健康 ,快乐成长,但是国内学习和就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