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子酒与狂醉伦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17世纪末,英国人普遍在喝葡萄酒和白兰地。

当时的英国,热衷于和法国、荷兰打仗,一时间,葡萄酒和白兰地开始短缺,税收高昂,这让英国人很不开心。直到18世纪初,杜松子酒传入英国,又获得免税政策,无精打采的人们才重新找到了心理慰藉。

杜松子酒产自荷兰。

17世纪中叶,一位荷兰教授将杜松子果浸泡在酒里,制成药酒,治疗商人和船员的疟疾病。后经改良,酒的口感就丰富起来,英国穷人爱它醇美芳香,更爱它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曾有一家小店这样写招牌:

一分钱喝个饱;

二分钱喝个倒;

穷小子来喝酒,

一分钱也不要。

18世纪初,工业化带来了无数机会,人们如同猎狗嗅到肉香,风风火火涌入伦敦。

但后来,他们的体内涌出恐惧。他们被这座城市的纸醉金迷及陌生的生活方式捉弄得晕头转向,不得安宁,终于一头扎进杜松子酒的汪洋,想用酒精把自己给溺死。

仿佛一夜之间,伦敦的杜松子酒馆平白无故拔地而起。

其实1826年时,伦敦人口也才70万,但平均每80人,就相对应有一家杜松子酒馆。

满大街都有卖杜松子酒的手推车。人们往往收工后买上一杯,一饮而尽,跌跌撞撞地消失在下一个路口;钱不多也不要紧,买一块用酒浸泡的抹布,张大嘴巴候着,双手用力拧搅,倒也能挤出几滴。

就连原本安分的伦敦妇女,也变得难敌它的诱惑:她们整夜沉溺于酒吧,眉飞色舞,与各色人等调笑,一杯接一杯地猛灌,把带孩子和家务活抛到脑后。

伦敦人民陷入一种集体性狂醉。

他们大多精神萎靡,双目血红,走着走着,要么突然就被各种四仰八叉的男男女女、甚至是小孩的身体绊倒,要么成为其中一员,烂倒在酒吧、街边、小巷子里。

但尚存一丝清醒的人会选择住进廉价小旅馆。那里生意红火,按钟点为客人提供草席,只需付上一点点钱,人们就能沉沉睡去。

整整60年里,伦敦人口从激增到回落:无数人喝着喝着就酒精中毒,醉死了;神志不清的醉酒者遍地开花,斗殴抢劫无恶不作;酗酒严重的男性开始阳痿,而女性的乳汁也带上了酒味,或者干脆生不出小孩……

所以,杜松子酒又被称为mother's ruin,母亲的毁灭。

社会与治安问题泛滥,英国政府和宗教人士头痛欲裂。为了禁止杜松子酒的生产和销售,各种法令如雪片般飞来。但踏进泥潭的脚,很难再拔出来:

妇女们把酒瓶子藏在裙子底下带来带去——天知道她们是怎么走路的;更有商业嗅觉灵敏的小贩,造出一种橱柜——据说是从一位英政府间谍那里山寨过来的——放在街边,方便人们顶风买酒:

橱柜上画着猫咪图案,底下有凹槽,旁边还有一根管子,人们只要把钱投入凹槽,然后跟搞毒品交易似的,喊出暗号,轻声唤一句“小猫~”里面人答一声:“喵~”这就算接头成功,买主就能从管子里接出一小杯杜松子酒。嗯,这大概就是自动贩卖机的鼻祖吧。

因为增加了含糖量,这种酒比一般的杜松子酒更甜蜜。后来,它被称为Old Tom Gin,老汤姆酒,据说来自那位间谍的伪装名。

1736年,新法案规定,人们购买杜松子酒时必须支付高额消费税,而酒商每年需支付的许可证费更高达50英镑(相当于现在7000英镑)。

政府手段极端,自以为使出致命一击,但人们根本不愿从狂醉中解脱。

1745年的某一天,暴乱终于发生:愤怒的伦敦工人们走上街头,与武装警察互相殴打,伦敦城成了一锅粥。直至18世纪60年代,更温和的杜松子酒法案出台,这场全城醉酒危机才算落幕。/EN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