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夜城是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4
1. "不夜城"位于上海市中心北部,闸北区西南隅。规划建设范围:南起苏州河,北至中兴路,东傍大统路—天目中路—南北高架路,西临苏州河—恒丰路,包括铁路上海站地区。规划总猜敏桥面积1.42平方公里。批准建筑总量280万平方米,总投资250亿元人民币。基本建成时间2000年。
2. 清末民初,该地区系梅园头区片。周边为姚家宅、夏家巷等村落、农舍。是闸北华界发源地。清宣统三年(1911年),誉为闸北明珠——闸北水电公司在叉袋角(今铁路上海站一侧)落成。民国元年(1912年),设闸北市。市政厅设在总局路(今共和路)。民国2年,在今秣陵路建成铁路麦根路货站(解放后称东站)。市政、交通兴起,市景日盛。至民国16年,已有广肇路(今天目西路)、华盛路、梅园路等14条道路,工厂、商号百余家。其中有中国早期民族工业颇有影响的裕通面粉厂(今上海第三碾米厂),天一味母厂等。有石库门里弄154条,居民数万,还有若干花园别墅,为闸北西部繁荣中心。
3. 一二八、八一三日军两次入侵上海,狂轰滥炸闸北华界地区,建筑物基本被毁。区域内除全安坊、戴祥里4条里弄和恒丰路、裕通路一侧尚有10余间3层楼民房外,所有里弄,民房均毁。工厂仅存裕通面粉厂1家。麦根路货站多次被炸,疮痍满目。上海沦陷后,南隅(今共和中学周边)大块地段,被日军占为军用仓库。东侧姚家宅(今蕃瓜弄)成为外地来沪灾民、难民及被炸后原贫苦市民聚居地。棚户、简屋、“滚地龙”三四千间,占地6公顷,居民1.6万余人,是上海高密度棚户区之一。弄内通道狭窄,垃圾成堆,臭水横流,蚊蝇成群,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西侧,临苏州河处,为广肇山庄等义冢地和被炸后坑洼不平、杂草丛生之地。北隅是惨不忍睹的战火残迹及庞大贫民村等。纵观全貌,断垣残壁,市景沦落,可谓面目全非。
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政府为恢复战争创伤,曾制订《闸北西区重建计划》,拟将整个闸北西区建成市政道路通畅,商业网点众多,建有各类住宅,市景发达地区。但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财力匮乏, 计划成为一纸空文。
5. 解放后,50年代拓宽广肇路,改名天目西路,架长寿路桥,建区人民政府、公安分局大楼和拿旅区工人俱乐部、共和中学、长安中学等,市景有所改观。60~70年代,一些道路拓宽、整修。公交车辆增多,居住条件改善。尤其蕃瓜弄经三期建设,彻底改造,焕然一新,闻名沪上。但就整个区域而言,由于财力不足,市政规划红线所限诸因素,变化不大。华盛路至华康路穗猛,天目西路至共和路之间的青云坊,数百成千户居民仍住在十分简陋、斜顶、泥地矮房中。长达711米的共和路仅在民立路一侧于解放初建有一幢3层简易工房外,沿路两侧尽是低矮民房,简陋商店、小学、幼儿园。恒丰路上除个别较大工厂、运输公司、停车场外,市景平平。秣陵路北缘为铁路上海东站低矮简陋围墙,南缘至天目西路一大块,除若干仓库建筑稍好外,简屋、陋房连成一片。
6. 1984年筹建新的铁路上海站,开始大规模市政动迁,1987年底建成通车。以车站为中心的市政道路、交通设施、商业网点、邮电机构等全面筑建、发展,为建设不夜城创造初步条件。
7. 1987年底铁路上海站建成通车,日发列车时为59对,占全市旅客进出量60%。连同市内过往行人,日客流量预测近2百万人次。巨大人群资源带来市政、交通、商业、服务、金融、旅游诸业发展、繁荣及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繁荣铁路上海站地区,中共闸北区委、区政府邀请有关领导、专家研究、讨论,六易其稿,制订建设不夜城的规划设想。
8. 不夜城规划功能定位为:上海陆上客运枢纽,商务副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城市生活游乐园区。其要点:(1)以塑造全新的现代化城市大型公共活动中心为目标。(2)在确保上海陆上北大门交通前提下,综合城区内购物、办公、餐饮、娱乐、居住功能,显示不夜城时代特征。(3)合理组织埠际、市内、城区内外铁路、长途汽车、地铁、地面公交、出租车等车流、人流,构成空中、地面、地下立体交通网络。(4)以天目西路、恒丰路主干道为重点,筑建高密度,高起点,高品位100多幢新颖、大型办公、商业、居住建筑,且力求各有特色。(5)沿苏州河边缘,建一批多层、高层住宅,形成新住宅区,连同改造苏州河“样板段”(1996年增加),成为新的旅游景观。
9. l992年5月,不夜城建设启动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区政府向境内外发出土地批租,招商信息。二是规划尚有1.83万户单位、居民动迁的安置,以让出土地。1993年,上海市规划局批准不夜城详细规划.整个城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首先,欢迎、接待好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客商,其中有“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香港房地产巨商李嘉诚、李兆基,香港丽新集团董事长林百欣及香港利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淞等客商,他们对投资不夜城表示极大热情。经谈判,签约、批租21幅,11.01万平方米,可建面积81.5万平方米,区筹集承包动迁和大市政配套工程资金16.69亿元人民币。区政府成立不夜城开发办公室,专司招商接待、协调、管理、服务,努力为不夜城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10. 至1966年,不夜城区域内,已建造外资房13.30万平方米,投资额13,9亿元人民币。内资房27.35万平方米,投资额16.4亿元人民币。累计建筑115万平方米。在规划批准建筑总量280万平方米中,商服业、娱乐业80万余平方米,办公贸易设施85万余平方米,居住及配套建筑115万余平方米。同时设置、完善众多的埠际、长途、市内公交站点。完成大容量电力、电讯、给水、排水和煤气设施。建置有6万门通讯能力的不夜城电话局。为不夜城成为上海现代信息港分港作硬件准备。至1996年底,城区内已建成100米以上高层、超高层大楼37幢,在建18幢,筹建26幢。建筑面积分别为115万余平方米、61万余平方米、80万余平方米。
11. 城区内几乎全为新建大楼、商厦、宾馆、酒店。且造型新颖,千姿百态,构成90年代上海城市建筑又一风景线,展示上海改革开放新面貌。由于土地有限,地价较高,因此多为100米上下高层、超高层建筑群,且外型简洁,加大裙房等,最大限度开发空间,降低造价,增加效益。外资建筑多出于香港王欧阳设计公司。建筑技术、材料、设备先进,在闸北独树一帜。在众多建筑中,外商、港商投资已建成的嘉里不夜城、不夜城广场、不夜城商厦尤为壮观。嘉里不夜城一期工程占地1.37公顷。建筑面积11.05万平方米,办公楼高35层,143米,商务楼高38层,132米,裙房4层,3.3万平方米,地下3层,为闸北目前最高建筑物,墙面为蓝色幕墙玻璃和淡红色涂料,冷暖和谐。不夜城广场,占地1.53公顷,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办公楼27层,住宅楼30层,均高100米,玻璃幕墙,造型新颖,全进口建材,华丽、新潮。不夜城商厦为9层商业用房,占地0.48公顷,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装潢讲究,外墙用镀金幕墙玻璃,金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