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消费者对第三代口服补液盐疑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昨天发布了口服补液盐团购,一些顾客质疑我们的文案有问题,下面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集中回答一下。

先澄清一个事实:口服补液盐不分成人版和儿童版。成人和儿童,体液的渗透压都是280-310mmol/L。

回答:是的。

口服补液盐的优势在于小肠吸收,静脉滴注是往血管中用针头注射。
成年人整个肠道平均面积约为32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羽毛球场那么大。喝下ORS3溶液后,胃在几分钟就可以将ORS3溶液排空到小肠。ORS3中有葡萄糖,可以透过肠壁为绒毛上的吸收细胞膜并进入血液循环中。这个过程,实验表明是主动转运过程,其能源是ATP的水解。实验还表明,Na+与葡萄糖是共向转运的协同转运(如果看不懂,可以简单理解为Na+进入细胞内的时候顺便把葡萄糖“拉进”细胞内)。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有数据显示,小肠对ORSIII吸收的速度清水的约为清水的4倍。

下图为解释了糖钠转运机制和渗透压对水吸收的机制。

那么和静脉滴注相比呢?也是这样的 。ORSIII在治疗轻度、中度脱水,与静脉补液同样有效,但开始治疗更为迅速。

说纠正脱水速度优于静脉滴注,不仅仅在 身体吸收层面 上,还因为 ORS3容易获得 。而且科儿帮的550电解质饮料,设计上可以让顾客能够便捷地用普通瓶装水配制出550ml标准口服补液盐3,在纠正脱水速度上肯定比去医院挂号开药吊水快很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孩子腹泻如果去医院的话,医生一般都会静脉输液,虽然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静脉输液属于有损操作,药物直接入血,其风险比其他给药途径高。根据《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文章中的数据,在我国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了57.9%。而2009年我国输液生产了104亿瓶(袋),相当于全国13亿人口每人使用了8瓶(袋),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袋)的水平。2014年的输液生产量更是高达136.92亿瓶(袋)。而且其中不少是疗效证据不足却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包括死亡!

因此在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呼吁 “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III"

即便是严重脱水导致不能喝水,ORS3也被推荐。

“一包补液盐,就能让孩子少扎一针” ,是一种很感性的说法,当明白了背后的道理后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严重脱水或者肠梗阻的患者已经无法再喝下ORS3了,我们就不用这个来进行比较了。

回答:是的。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华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AAP)等多家权威机构都一致认为, 有脱水风险就开始喝口服补液盐溶液。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是直接指出: 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给予ORS和其他清洁用水。

(重要的话就要用正确地姿势说出来)

回答:因为市售运动饮料,大多含糖过高,能够引起渗透性腹泻和高血钠症。因此不建议饮用。同时不建议饮用的还有市售果汁、甜茶、市售含二氧化碳饮料、咖啡、某些药茶或冲剂。

从下图可以看出,市售很多品牌的Na含量几乎为0,这些饮料是不能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的 ,甚至会加重病情。

我国目前只有一家药厂在生产口服补液盐Ⅲ(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博叶”口服补液盐Ⅲ),而且属于处方药,药店里买不到,也很少医院有货,甚至很多儿科医生连“口服补液盐Ⅲ”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即使能买到,价格也不便宜,博叶口服补液盐Ⅲ的价格大概是45元/6袋,7.5元/袋,每袋兑水250ml。

鉴于ORS在户外不容易获得,因此,包括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推荐旅游的时候带上口服补液盐以预防腹泻脱水。

任何原因引起的腹泻感染,都需要预防和纠正脱水,科儿帮550电解质固体饮料,可以和市售很多瓶装水配合,迅速便捷地配置出550ml的标准低渗口服补液盐溶液,所以先不用确认是什么原因,有风险就喝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