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李慧琴   李士金 李阳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2]证明,真知难得。袁编云:“从北宋末年开始,更强大的金、元相继崛起,铁马胡笳不但骚扰边境,而且长驱南下,直至倾覆了宋室江山,在中国建立了非汉族统治的新朝。” [3] 云“金、元相继崛起”,以“铁马胡笳”指代之,不妥。云“铁马胡笳不但骚扰边境”,且倾覆宋室江山,殊不知“胡笳”虽然名称有“胡”字,然早已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艺术财富。说“胡笳”骚扰边境进而倾覆宋室江山,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民族之间的和谐交流难道不可以用“胡笳”作为工具?袁编认为“理学家虽然以纯儒自命,但他们的性命义理之学其实都以释、老为津梁”。[4] 这是对理学家的极大误解,所谓理学家是后人对前贤之称呼,理学是讲理之学,真正的儒学当然是追求天理良知的学问,程朱是理学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不存在“以纯儒自命”的问题,凡是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要加以研究,老佛是客观存在的学术派别,也是宗教派别,作为研究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理学家,当然不会对老佛之学视而不见。但决不是袁编所说的“都以释、老为津梁”,程朱自幼阅读儒家经典,怎么能说他们的理学思想是“以释、老为津梁”呢?何谓“津梁”?原意是渡口和桥梁,比喻意为引导、过渡等。 “津梁 ”一词原出自于《国语》“ 津梁 ”之上,天又难急也。 津梁 即是那通向彼岸之桥梁。按照袁编的说法,程朱理学思想都不是从儒家经典而来,乃是通过释、老的桥梁、或者引导才过渡到理学思想体系的。这当然是大错特错的。所引程朱之语“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理会得个昭昭灵灵底禅”并不能证明其观点之正确。“返求诸六经”并非是说程颢从小不读《六经》,而是说熟读《六经》,然后又深入研讨老、释之思想理论,比较验证,再回到《六经》,得到自己对于宇宙世界的全面认识,更深切地理解了圣贤文化之真理性。朱子“理会得个昭昭灵灵底禅”也只是研究思考禅学,比较验证,并非是说朱子理学思想是通过禅学渠道才形成的。

新学期开始,课表上显示每周周四三四节周五一二节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我带着既忐忑又激动的心情来迎接这门科目,之所以忐忑是因为自己文学基础不扎实,之所以激动是因为被老师的上课方式所感染。我像往常一样在铃声响前进教室,刚进教室就看到老师站立在讲台边前,同学们也直立身板准备上课。往周围一看,心里又羞又愧,赶忙找了位置坐下。我下意识的打量老师,老师的衣着朴素,但有着深藏不露的内在,是个知识渊博的人。第一堂课,老师以小讲座的形式展开,有时和蔼可亲,有时盛气凌人,性情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冷静如山,喜怒无常。我也随老师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头微笑。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激情昂扬,每个讲解点都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窗,给我贫乏的知识库增添了斑斓。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每节课都像一场大型的演讲,当说到重点时,老师总会张开五指摸摸头并重点强调。像舞蹈演员一样没有音律也演绎得有激情。以前总害怕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现在成了我所期待的课程之一,因为它带给我想学的东西。古代文学在我的脑海中就是去学习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意境美,音韵美,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大概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把自己的学习范围局限在一个被设定的框架下,而不跳出这个框架去学习。直到老师对古代文学的定义,才明白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当我们在学习一部作品时,不该只依据头脑中的框架走,而更应该去了解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时的小背景及写作意图,真正做到知人论世。我们应挖掘作品,体味作者情感,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赏析一部作品。不得不说老师的教学方式很特别,让每个同学选择一位宋元时期的作家进行研究,之后在课堂上演示。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每个同学都想把自己喜欢的诗人或作品展现给大家。果然,很成功!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好,课件各有特色,讲解各有优异。课后老师的点评也很客观,既有批评又有鼓励。接下来每位同学的发言是至关重要的,尽管上课认真听讲偶尔会忽视一些细节,这时每个同学的发言可以给我加深印象,更能填补我所不知道的。一节课下来收获很多。两周后我带着自己的课件站在讲台上开始我的作者及其作品讲解,我选择的是元代诗人王冕,说实话我对这个诗人很陌生,起初的资料查找无从下手,但诗人的咏梅诗吸引着我。他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中,王冕画梅,叹梅,咏梅。曾被称是爱梅成癖的这样一位诗人,王冕自幼自学成才,曾考取进士不第后决心烧书永诀仕途之心,四处游历,知人情冷暖,悟官场黑暗决心隐居。在王冕诗中将梅花的品质及对梅的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王冕其人其诗资料的收集,给我的收获很大。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听课都很认真,也很投入。再次体会到《扬州慢》中“黍离之悲”的主题,加深对此的理解。白朴《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及与之题材相类似的作者笔下的董秀英,对爱情热烈大胆,冲破封建社会父母包办婚姻的观念,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总之,老师授课的方式很适合我,锻炼了我的讲解能力。兼幽默与严谨于一身,注重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给与我不一样的态度去看待古代文学作品。(李慧琴)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需要对各种文学作品以及作家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如此以来,才能在客观学习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主观认识。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而宝贵的,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在学习生活中又要求对很多领域有所涉及,因此,令学生各自挑选话题,并进行讲述,是一个省时省力并且有效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李士金老师前后共组织了两次学生授课,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自己进行研究,并且学习他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对宋元文学史上比较著名的作家作品,比如,晏殊、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著名婉约派词人,比如,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著名豪放派词人,比如,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杨万里等著名诗人,比如《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汉宫秋》《倩女离魂》《西厢记》等著名戏曲作品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并且对其中个别的一些作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其中我以范仲淹的《渔家傲》作为主讲课题,向同学们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范仲淹作为词人所仅存的五首词、《渔家傲》的写作背景、战争多发生在秋天的原因、《渔家傲》中关于用典的考证、从范仲淹三重身份看《渔家傲》的情感内涵、《渔家傲》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开豪放词之先河、范仲淹和王安石的相同点,以及范仲淹的作品王安石的作品之间的相同点——风格多样、善于创新、富于哲理。在查阅资料以及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同样受益良多。与此同时,我对同学们的授课研究也很留意,对陆游唐婉的悲剧性爱情、晏几道喜欢写“阳春白雪”的小令、中兴四大家、诚斋体、乌台诗案、苌弘化碧的典故、《汉宫秋》作者借古讽今、宝符藏山、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穷酸恶醋是用来形容贫寒迂腐的读书人等知识细节有所了解。最后以这么一句话来收尾,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的真实的艺术的反映,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文学,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李阳)

研究传承中国圣贤文化,要重视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有具体形象而深刻广泛的内容。从《南柯太守传》到《南柯梦记》——中国民族性格的弱点一瞥。淳于棼:“游侠之士”、“嗜酒使气”、“累巨产,养豪客”、“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图一时享受欢乐,忘却了国家人民的百年大计,这是志士所大痛、仁人所深惜的,而这种恶性的社会心理似乎有一种惯性,遗传不衰;历来的文人墨客,传经诵道,乐此不疲,这确实倒是失去了悲哀的悲哀;失去了痛苦的痛苦,这是民族社会心理的僵死的黑海、死层,可谓病入膏盲,难以救药,时至今日,当发愤自攻,知彼知己,洗新革面,除旧布新。潜意识中淳于棼之为人如何?“沉醉致疾”,“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既有“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原来“侠士”亦仍名利权熏心!槐安国右相段某说:“寡君不以弊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淳于生便说:“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卑躬屈膝,溢于言表。不得势便纵酒刘伶,得势便谦谦之莽,在淳于生的潜意识中有系统的流露。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为了适应自己的既安逸又图权,既谋权又忘本的需要,在他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生成了一种自我控制和调节的系统,变幻莫测,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民族之潜在心理的“变色龙”系统。一朝一代,一代一朝,相积相累,人人相染,代代相传,仍成为不可动摇的铁的堡垒,可谓固若金汤。鲁迅先生曾经呐喊要打破这“铁屋子”,可是他老先生毕竟还是被“铁屋子”闷得早死了。因为他头脑中没有这么一种自控的“变色龙”系统。[5]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王平平,李士金.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以《朱熹的美学思想与社会审美情趣提升机制的建构》为例,[J].青春岁月,2017(11)上:022-023.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7页。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8页。

[5]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9页。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