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纪录片 《Becoming WARREN BUFFETT》(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最近,在混沌大学的大课上,李善友讲到巴菲特的案例时,推荐了HBO纪录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成为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美国最成功和最受欢迎的投资家。他是绝顶聪明的人,是巴菲特的大多数朋友评价他时讲到的第一句话。

       HBO把一个关于投资家的纪录片拍得那么有爱,那么感人。 我不否认我是个容易感动的人,但是看纪录片看哭还是第一次啊,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巴菲特纪录片了。我一口气看了三遍。即使你不是一个投资爱好者,你也可以从巴菲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领悟到很多道理。巴菲特是一个白手起家获得巨大成功的投资家,他的方法论也许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纪录片的开头,这个年近九十的老头用故弄玄虚的方式提醒年轻人,身体和头脑才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车子和房子可以随意换,身体和头脑是没法换的(至少目前的医疗水平做不到),所以从年轻时就开始珍惜、保养自己的身体,并充分利用头脑是非常实用的人生建议。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尽管也赞同这个观点,但是真正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很少。

        下面是我得到的启示。

        1.阅读、天赋和勤奋:

         巴菲特出生在美国小镇奥马哈的一个证券从业者家庭。巴菲特十三岁就开始缴税了,也就是说,他十三岁就开始挣钱了,那时候他送报纸,零售口香糖、可乐,在杂货店里帮忙,还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他读的书比大多数孩子读的都要多。非常丰富充实的童年!如果需要给孩子唯一的能力,那就是阅读了。作为父母,不管如何博学多才、与时俱进,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优秀的思想。所以阅读就是“授人以渔” 的“渔” ,是认识世界的钥匙,能给孩子打开宽广的视野。阅读的重要性不能赞同更多了,所以作为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非常重要。巴菲特在很小的时候就通过阅读,接触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的概念,这成为他一生财富的源泉。

       小时候的巴菲特对数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好奇心极强,有上进心,愿意思考,动手能力强。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很重要。

      小时候的巴菲特是个不安分的孩子,他极具野心。由于父亲从事证券业的关系,他在爸爸的办公室里接触了大量投资方面的书籍,但他并没有止步于阅读,而是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开始做起了小生意,并开始买卖股票。年幼的巴菲特对父亲充满了崇拜,受父亲影响极大,父亲是他的偶像,父亲的特立独行和独立思考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聪慧勤奋的巴菲特因为成绩好连跳两级,成为了班级最小的孩子。巴菲特的学习范围非常广泛。他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完成学校的学业之后,业余时间用于涉猎课外知识,这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巴菲特很勤奋,他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业,后来如愿师从格雷汉姆,开始他的投资人生。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说,巴菲特并不是那种出类拔萃的孩子,但是他真的很勤奋。

        现年八十七岁的巴菲特仍然每天花费五六个小时进行阅读,雷打不动,不得不感叹巴菲特是个勤奋的天才。现实是,以大多数人的勤奋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是地步。

       巴菲特说,每个人都可以读我读过的书,这是一个很公平的环境,可见长期的阅读习惯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巴菲特说,只有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才有可能持续地赢。

        2.投资

        巴菲特办公室的走廊里贴着一张1929年的《纽约时报》,上面是当年“股市崩盘华尔街恐慌”的报道。即使像巴菲特这样成功的投资家也随时提醒自己要有风险意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起初,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深受老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主要投资理念是寻找那些被低估的“烟屁股”股票,然后投资它们。巴菲特通过这种投资理念积累了上亿美元的资产,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学习和成长,后来他的投资理念受到合作伙伴和精神伙伴查理芒格的影响,转为投资那些优质公司的优质股票。

        巴菲特说,投资的秘诀在于静等机会来临,当机会来临时狠狠地下注,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如何不能独立思考,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  巴菲特说,最重要的投资秘诀是时间和耐心,你甚至都不必特别聪明。

        即使睿智如巴菲特,他也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他说他只投资那些在他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他从不投资他不熟悉的行业和公司,他跟比尔盖茨私交甚好,是打桥牌的牌友,甚至把大部分身家捐给了比尔和梅琳达的慈善基金,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购买微软的一只股票!他的回答是,我不懂高科技,那太复杂了 !不熟悉的绝对不碰!这是他的铁则!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和精神伙伴—查理芒格评价说,巴菲特能够成功的一个原因是他对于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毫不留情,总是非常残忍,深刻地反思错误以便避免重蹈覆辙。

        巴菲特说,人在买卖股票时,很容易情绪化,而股票走势是不受情绪控制的客观存在。买卖股票时,须理性。

        3.父母的言传身教

        巴菲特说,他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从来不给他讲任何道理,而是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父亲的特立独行和坚持自我深刻地影响了巴菲特。幼年巴菲特受到母亲的性格影响较大,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他的数学天赋就是遗传自他的妈妈。少年巴菲特也犯过不少错误,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过多的指责,始终对他充满了无限的信心,这给了巴菲特巨大的鼓励。巴菲特坦言,父亲是上天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4.热爱和专注

        巴菲特说,人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自己最有优势的领域,只专注自己最热爱的事情更容易成功。巴菲特的夫人苏茜说, 人生只有一次,把自己的爱、时间和能量浪费在热爱的事情上,唯有热爱,才更有可能成功。热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热爱才有可能不计回报地付出,因为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本身就是回报。我们所做的事情定义我们是谁,决定我们成为谁。

       5.成长和自我突破

         纪录片里面一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chains of habits are too light to be felt ,until you are too heavy to be broken.”表明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我们习惯于拥有旧的习惯,而打破习惯难上加难。

       年轻时的巴菲特有伴随多年的舞台恐惧,他的舞台恐惧症状非常严重,有时甚至会呕吐。但是巴菲特并没有给自己设限,而是勇敢地挑战了自己,他给自己报了戴尔·卡耐基的演讲培训班,锻炼自己在公众场合演讲的能力。纪录片里还介绍了公共场合演讲的原则,真诚,微笑,放开自我。巴菲特不断地练习演讲,逼迫自己做各种各样疯狂的事情,就这样巴菲特突破了自己,最终获得了公众演讲的能力。

        巴菲特说,如果他没有这次的自我突破,他的人生将会完全不同。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悬挂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学位证书,也没有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证书,但是卡耐基演讲课程的获奖证书赫然挂在墙上,这是让他引以为豪的重大事件,比上大学重要得多。

        6.好的伴侣

        巴菲特说,他的人生转折点始于与他妻子苏茜的相遇,善良、善解人意的苏茜给他的事业巨大的支持。巴菲特的妻子苏茜一生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对巴菲特影响极大,巴菲特在妻子的影响下,最终将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捐给慈善事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