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差异会导致产生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0
(1)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2)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4)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 扩展资料消费类型:一是计划型,按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和夫妻生活目标制定计划,消费时大致按计划进行,非常理智,很少出现盲目和突击性消费。二是随意型,这种类型的人完全按个人喜好和临时兴趣进行消费,较少考虑整体消费效益,所谓钱多多花,钱少少花是这部分人的突出特点,较易出现盲目和浪费性消费。三是节俭型,消费时精打细算,能省即省,并且善于利用再生性消费。这一类型的消费方式能够使家庭逐渐殷实,然而过于节俭的意识有时可能因过量购买便宜货而造成积压性消费。
第2个回答  2020-09-20
正常的家庭不会出现这种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非常大的情况。就算是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会产生什么心理变化的。我们第一种反应就是要增加自己的收入。降低平时的消费水平。这样就可以达到收支平衡了。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两口子都出去工作,工资完全可以达到平时的日常开支了。就算是养孩子也完全够用的。很多人钱不够花,是因为自己平时开支太大了。比如有房贷,有车贷。平时吃喝这一块花销也不注意。做时候必须降低自己的开支。一些不必要应酬,要全部取消。能穿的衣服进可量去穿,不要再买新的。这样就可以攒下钱来的。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就算是挣再多的钱也攒不下。如果有可能,还是换一份比较挣钱的工作,这样也可以达到收支平衡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