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骗局的常见手法和流程有哪些?

如题所述

融资骗子大约在两周后,电话告知企业:“贵企业的项目已经通过,总部决定投资,请你们来北京签署有关法律文书”。在签订《合资意向书》或者《投资协议书》时,骗子们这时候才告诉你需要补充一些资料,装腔作势的对融资人说,现在总部要求做一份符合国际惯例的中英文版《商业计划书》必须由总部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机构编写,费用你们自己和北京XX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商谈,还会假装“我们尽量帮你打招呼,优惠一些,你们现在是投资期间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项目考查、评估是考验项目方耐心的试水,一般融资从接洽到资金投放周期比较长,前期如果“深度”配合,是后期尤其是中介公司能否拿到佣金,掌控资金和项目双方局势的前提。很多骗子公司就会通过这中途径来骗一些小钱。所以融资方在这时期的评估费、茶水费出手的时候要考虑最恶劣的情况发生,先多方搜集一下是否有成功的案例,以及良好的声誉。对于某些指定机构评估,或要求先满足一些所谓“经费”的问题而转移“注意力”,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中介公司要求的,这个时候要注意了。

第2个回答  2018-01-0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特别是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获得境外融资后,犹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众所周知,年仅32岁的陈天桥,创办盛大网络仅仅5年,就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拥有150亿元的资产,成为新中国首富;黄光裕“左右手置换”,轻松地实现了买壳上市;牛根生吸引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使这位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牛”,竟然跑出了“火箭”般的速度!可以说,他们是成功企业家的代表,他们是中国企业境外资本运作的典范。正是他们的成功,令多少人敬佩、赞叹和羡慕,渴望着自己的企业也能到海外上市,成功地募集一笔资金,早日实现成功梦想。然而,一些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工商信息封闭和急于成功心理等因素,面对融资问题不够理智,曾经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近几年来,曾发生过无数起投资公司或投融资服务机构以“美国世界银行集团”或“美国纳斯达克”等驻国内办事处名号,打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幌子,用“提供巨额项目资金”、“先投资后上市”、“明投暗贷”等为诱饵进行融资诈骗活动,骗取境内企业预付大量考察费、评估费、服务费或保证金,然后销声匿迹,大肆进行诈骗活动,并且活动日益猖獗,手法日益隐蔽,应当引起警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