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文科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0-22

我高中时期就是一名文科生,至于当时为什么选择了文科,其实也是有挺多原因的吧。当时觉得理科好难,每天算来算去的头都大了;而且当时想着文科的话会有很多女同学呀。就这样鬼使神差下我选择了文科班。

然后就是迎来了我文科的两年生涯,这两年来说现在回想起来太快,进入文科班的时候,男女比例几乎一样,这样就没意思了吧。然后我就想着好好学习吧,我挺喜欢历史和地理的,这两本书我都是拿在别的课上当课外书来看的,最后我也成功的成长为我们班级的文综小王子。

但是很嘲讽的事情是待在文科班里的我,英语确实是烂的不行,这让我头有点疼。因为确实是对英语好无感,不过英语老师对我确实是挺好的,还是教我好好学习英语,而我也确实按着老师说得来,可能也确实是天赋的问题吧,让我对英语产生不了感觉。那段时间里班级也组织了英语“一对一”帮扶活动,让英语好的同学来完美带动我们这些英语渣渣,可能是我太坑,队友确实带不动。

然后我在文科班里引以为傲的除了文综就是数学,没错,就是数学。我的数学成绩在我们班里确实是拔尖的。我因为文综选择了文科班,因为数学给我在文科班的成绩可以排到前列,你能明白这种感觉啵,真的是说不出来。高考也是平均下来还是数学考的最好,多亏数学将我拉了一把,不然真的是有点玩完的意味了。

不过现在高考的改革也使得文理分班成为过去式,不得不说现在这样的方式使得每个同学都能选择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可以考出更真实的自己。

第2个回答  2017-10-22

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科,高中一般都会开始分文理科,这样就能确保更多的同学通过自己擅长的科目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文科生和理科生刚开始可能还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彼此之间的差别就开始明显起来。

我高中的时候由于数学和物理成绩一直不好,而文科各科成绩都还不错,所以在分文理科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自己比较擅长的文科。而我们学校整体都偏理科,所以文科的学生跟理科学生的比例是一比二,本来成绩算中等的我选择文科后就排名很靠前了。

进入文科班级学习之后才发现文科的学习不像理科那样精细,文科需要的是好的理解性和记忆力,为了迎接高考的我那时候跟着老师不断地划重点,然后在老师的不断检查之下要不停地背各种理论知识。背会的时候还要去做习题练习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的习惯每周以及每月的各种测试,而每次测试就是我最头疼的地方,因为每一道题不管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需要各种理论加自己的总结,简直就是写论文一样的长篇大论,每次测试感觉时间都是不够用的。

那个时候只是很羡慕理科生将那些公式列出来给出答案就可以了的感觉,然后就是选大学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大学和专业都是要挑选文理科学生的,进入大学后学习更加偏重文科,时间久了感觉让自己写个什么长篇大论简直就是随手拈来,而计算个什么东西都要好半天。而大学中各种必修的选修课比如毛邓思想等,就算是自己一节课不上考试的时候照样考很好的分数,这就是文科生的优势,虽然文科生死记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在后面需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会很多很理论的知识,这种感觉也是很不错的。

第3个回答  2017-10-24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深深的知道一名文科生的所有体验,在高中就是背背背,写写写,到了大学还是写写写,背背背。

        在高中的时候,可以这么说,在我还在初中还没有进去高中校门的时候,我就已经账号了我要报文科,从小数学就不好,但是数学文科理科都有,初中的时候就对物理一窍不通,对化学也是一点都不通,以前初中做物理和化学的选择题都是靠感觉,最后也没对几个,到了高二分文理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文科,之所以选择文理就是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听别人说理科每天都拿个笔算呀算,数学算完了算物理,物理算完了算化学,化学算完了生物,每天就是算算算,还有就是对理科一窍不通。

           文科之路也是很艰辛的,文科也就是每天都是背,高一和高二虽然背的多,但是不怎么明显,到了高三,几乎每天都是背,语文背完背英语,英语背完背政治,政治背完背历史,历史背完背地里,就是数学不背,每次最激动的就是老师进来手机拿着一摞又一摞崭新的卷子,然后开始做题之路,但是做完题就是让人头疼的时候了,做完题老师讲完之后就一直背,老师讲的重点得背出来。还有就是每次考试的时候,理科生如果没有好好学习的话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但是我们文科生就算没有学习也会写满整张卷子。

            现在到了大学,选的也是文科类的专业,好像又进去了另一个高中一样。

第4个回答  2017-10-22

     我现在已经大三了,从高中选择学文开始,已经整整六年了,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自己作为一名文科生十分不满以及烦闷,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文科生需要有强大的记忆能力,从语文的诗词散文,到政治的时事动态,再到地理的气候地区,还有历史的时间脉络等等,都需要你记住并做到充分的理解与运用。我觉得作为一个文科生,你不仅要有感性的思维,这样比较有利于写出好的文章,同时你还得兼有理性的思维,说话做事要有逻辑、有条理,这样才不至于在文综的考试中落得下风。

    另外有一点,相信很多文科生都有共鸣,那就是文科生始终比理科生少,且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我记得我高中时班级总共40个人,其中男同学占到了12个,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额了,要知道我们隔壁的文科班才3个男生,而且他们班是54个人。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让文科班的女生不得不变成了“女汉子”,而硕果仅存的几名男同学则在众多女生的影响下,完美地体现了文弱书生的形象。

    以上还只是说高中时期的文科生,到了大学,差异更大了,在我们文学院中,两百多人中仅有20名男生,这样的数字多让人心寒,而且不论这些人的质量是好是差,总能找到一个女朋友的,文科班的男生就是有这点优势,各种类型的美女都可以与之进行亲切的交流,而女同学们大多都会选择理科男及体育生。

    此外,我想说的是,文科生的大学生活也不好过啊,不是那种舒适惬意的自由人生,你所面对的只有满满的课程,从周一到周六,连晚上都不放过你啊!每天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感觉脑袋像是被塞住了一样,很辛苦,可是这样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没理由退缩了。其实。仔细想想,学文没什么不好的,舞文弄墨,富有才气,它是修身,更是修心。

第5个回答  2017-10-22

体验?你问我体验!那我就写一下这种心酸手累的感觉吧!

高二那一年选择文理科,大家都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讨论和交流,当然老师也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建议和意见。

我当时理科和文科成绩是差不了多少的,但是理科获得和文科同样分数的前提是我要多拿出两三个小时来单独学他们,物理化学和生物我都是这样学过来的,所以对文科我基本上处于上课睡觉,下课不做作业的这种状态。

但是吧,它们两科的分数竟然会差不多,我想我说到这儿,大家自己也可以肯定我是一名忠实的文科生了吧!

和大多数选择文科的同学一样,我就是单纯的理科不好,实在是觉得它们三科太难了,这样才选的文科。

文科生的上课有时候会很无聊,但有时又超级好玩有趣!

说它无聊,是因为有些老师会照着书本上的东西念,这样就会让我们听不进去,或者我们就很容易犯困。

说它有趣,是因为文科生思维比较跳跃,不受约束,所以课堂气氛在老师的带动下会很紧凑有趣。而且也会有很多活动是在上课的时间进行的!团结了同学,又了解了老师!这些活动确实很有用!

再说说,文科生的作业简直不能再变态了好嘛!

你们理科生在熬夜攻克世界难题的时候,我们文科生在奋笔疾书的抄写着古人的智慧,还大部分都看不懂,在梳理知识框架,不然那么多事件会搞得我们发疯。

文科生的笔记太好看了。一般做的好的笔记都是可以卖钱的!这个你们不知道吧!哈哈,我们那时候传下来的绝世笔记很多都卖给了小学弟小学妹!毕竟把知识点都给他们梳理好了,肯定抢着要啊!

还有一种体验就是,班里同学的字一个比一个好看!

不同的字体,但是同样的好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