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怎样更具有传播价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07
任何的一个阶段,都会有新媒体。这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一个改变。许多新的传播方式不一定是一种媒体形式,但它有可能是新媒体。媒体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新旧媒体会有一个交融;同时,很多原有媒介的表现形式会发生变化。新媒体需要创新和坚持才能渡过艰难的存活期。
  价值中国:您怎样给新媒体下定义?在众多的新兴媒体形式的竞争中,各自的竞争优势怎样体现?

  刘雪渊:只要是能传达一定信息的载体,就是媒体。而互联网,相对于报纸、电视它是一种新媒体;随着3G的推进,手机也会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媒体形式。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将手机短信利用起来,借助移动的平台,对客户进行筛选,分析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包括对客户所在的区域性进行定位。

  在任何的一个阶段,都会有新媒体。这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的一个生活习惯的改变。

  手机、互联网是目前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比较大市场分额的新媒体形式。为什么这样说呢?媒体的传播功能实际上应该是两方面的——推和拉,一方面将一个内容推给你,同时将你拉到这个环境中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互动。所以,媒体的发展跟日常与这些媒体的接触频率成正比。与媒体的这种接触,包括强制的接收,或者是主动的接收。

  实际上,很多新兴的东西都会对我们产生新媒体的价值。例如网游,在其中植入广告,实际上就是一种运用媒体的形式。甚至在玻璃杯上印上某一个产品的logo,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媒体传播形式。

  现在新媒体很多,要想存活下来,并不容易。首先,大家对其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社会一定需要媒体,但是一个新媒体形式产生之后,首先还是面临一个生存的问题。新媒体应该是一种大家能够接受的创新型的媒体。它首先要合理,无论是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还是顾客都能够接受;

  第二,新媒体要能够熬一段时间,能够度过经营比较困难的一个阶段。像前几年,相当的一段时间内,门户的发展是很艰难的。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并不赚钱。为什么?因为广告主还不能认可这种新的形式。或者是虽然认可这个形式,但是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说服广告主对其进行投入。

  一个新媒体从产生到相关机构对其进行调查、调查数据的确认,以及对目标群体的分析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新媒体需要有能力渡过这样一个艰难的存活期。

  价值中国:尽管纷纷涌现的新媒体大潮良莠不齐,但其中却也不乏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队伍。但正如企业推广产品一样,新媒体的产生,首要面临的还是推广问题。尤其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要使那些包括高科技成分在内的新媒体概念变得简单易懂,使人一下子明白,也是有很大难度的。

  刘雪渊:实际上,媒体的营销是分几部分的,媒体首先要形成一个传播方式、平台或内容;然后,需要使相应的受众群体感受到或者接收到;第三,确定这部分人群是否是广告主需要诉求的人群。所以,在媒体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将新的媒体形式告诉广告主;第二,要告诉广告主,这个新媒体形式哪些方面对广告主的产品推广是有好处的,具体的能有多大的帮助,这是核心的一点。需要科学详实的数据来说明。第三,广告主需要做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得到数据的反馈。这些数据有的可能是很直接的,例如一些直销电话的反馈。还有的就是到消费群体中去作市场调查。通过这些数据才能巩固广告主对这个媒体的信心,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

  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它的生存在现阶段要艰难很多。因为就媒体经过了很多年的积累,广告主有一个广告投放的惯性。广告主曾经使用过认为是好的媒体形式。而且,由于目前的广告投放都是很立体的组合,传统媒体当中的某一个部分到底起多大比例的效果,广告主已经很麻痹了。他可能很久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了。虽然这个媒体正在急剧衰减,他还不能立刻感受到。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核查、比较,广告主会将正在衰减的这部分媒体的广告投放量减少,用其他的媒体将它替换掉。这个替换,就是新媒体的机会。当然,现在有一些大的公司会给新兴媒体留有一定的预算。尤其是国际上一些大的品牌公司,他们在很积极地尝试新媒体。甚至一些国际大公司有专门的人员专门的部门进行新媒体的研究。所以,他们对新媒体的触觉保持了相当的灵敏。包括国内的一些大的企业,也有开始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价值中国:分众传媒的迅速崛起,给许多人制造了利用新媒体一夜致富的梦想。大量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如手机的边缘功能、互联网上最无品位的趣味等等,在新媒体从业者眼中都散发着诱人的光芒。但是这些所谓的“新媒体”,是否都能达到媒体应具备的传播效果?您怎样看待“新媒体”迅速产生而又迅速灭亡的现象?

  刘雪渊:实际上,这些新的传播方式不一定是一种媒体形式,但他有可能是新媒体。许多“新媒体”迅速产生而又迅速灭亡,其中有经营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以及对项目的前瞻性的把握的问题。

  互联网这种形式我们可以肯定,它一定会发展地很快。但是,因为互联网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个领域以后的竞争一定会更加激烈。这里面牵涉很多问题,比如互联网将来发展的趋势、在互联网分散性的特点下怎样做广告等等问题。

  但是,现在“新媒体”迅速产生而又迅速灭亡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一个成熟市场中,真正进入一个市场化运作之后,会不断有新东西进来,同时不断有淘汰的。

  价值中国:对于广告商来说,如何衡量新媒体的价值,如何确保你的投入与回报率关系?

  刘雪渊:在广告经营的角度上来说,通常会是一些大品牌带着小品牌走。小品牌需要一个观察的过程。

  但如果是大品牌,尤其是行业龙头的品牌靠什么来尝试呢?多数靠数据!大品牌多是靠代理公司来为其做一些媒体分析。这些数据是广告商做媒体投放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

  像博客这种媒体形式,我认为现在比较难以确认的,还是受众群体的划分。博客最后的价值在于去看的一些人,以及互动的价值。在这方面,现在还是拿不出数据的。如何去分析着部分人的特征以及他们的需求,这部分数据的缺乏也是广告主在这块投放广告的障碍。他们宁愿去投放那些受众类型清晰的媒体,这正是垂直化、细分化成为现在媒体发展趋势的一个内在原因。

  价值中国:中国的媒体行业和广告行业都相当分散,媒体分散的后果便是广告定价能力弱,即便在网络广告领域,除了新浪等大门户的首页外,其二三级页面的流量非常分散,更不用说成千上万的中小网站。在这样的状况下,怎样对广告价值链上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刘雪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打比方,液晶电视和看板其实都可以属于电梯内的媒体传播形式。但平面的东西是很难进入写字楼的,因为写字楼需要维护自身的形象。而大家认为液晶电视和高档写字楼是匹配的。液晶电视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它只是在原有的电梯媒介的基础上作了原有形式的改良,更有利于它进入高端写字楼,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消费群体。所以,液晶电视它是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的改变。

  所以,创新可以是对原有媒体形式的改进,也可以是在原有媒体形式上的局部的创新。例如,很多垂直类网站的出现也是一种创新,它填补了因为门户网站的弊端带来的市场空白,所以垂直类的网站,如携程就很快地发展起来了。

  价值中国: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将目光单纯地盯在点击率上,似乎忽略了对媒体表现形式和功能的延伸。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雪渊:互联网这块现在有很多新的公司,但是主要的还是要看能不能沉下心来,好好地分析市场,做市场需要的东西。例如,对于30多岁的人来说,可能觉得网游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仔细分析一下青少年市场,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所以,现在许多的互联网公司一方面是功课做的不够;另外,缺乏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此外,自己设立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向,摸索出了一个可行的盈利模式,还需要一个坚持的过程。

  价值中国:按麦克卢汉的总结,新媒体一定能够包容旧媒体,直至把旧媒体当作新媒体的一种内容,例如:”电影不再是一种环境形式,它成了电视的’内容’”。您是否同意?那么,新媒体是如何包容旧媒体?

  刘雪渊:我认为我们不要太多的去衡量这个新、旧的问题。例如,相对于互联网,电视是旧媒体。但是,现在电视也在做一个很大的分化。例如,有线电视、专业频道,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这就是进步。

  实际上,媒体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新旧媒体会并存,会有一个交融。当然,有的媒体形式因为人们接触地越来越多,可能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同时,很多原有媒介的表现形式会发生变化。例如,植入式广告——在《天下无贼》中,宝马车、诺基亚手机,就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价值中国:分众通过收购扩张了品牌,通过怀疑和颠覆,对品牌进行创新。通过分众的实践,在您看来,新媒体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刘雪渊:对于新媒体的发展,现在很难去讲规律。只能在原有的发展路径上去预测他的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

  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的媒体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白热化竞争的阶段,媒体的市场竞争非常混乱。很多媒体的基础资料是不详甚至是不实的,广告营销也是建立在很初步的基础上。现在许多媒体并没有进行发行量的统计和核对,数据的可靠性需要推敲。例如,不少房地产公司卖房的时候并没有做过细致的调查来买房的人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买房的。但是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房地产广告越来越偏向于互联网,平面类媒体的功能在减弱。因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查询、搜索的功能,更方便。

  中国的客户对于媒体的了解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提升,并需要扎扎实实地做很多工作。现在媒体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浮躁的阶段,正是一个媒体群雄纷争的年代,相信10年后格局还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