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常见的计算方法,干货满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4


标准工时,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效率基石,它定义了完成一项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涉及三个关键概念:标准工时(标准化作业的品质达成时间)</宽放时间(应对非正常工作情况的预留)</标准速度(正常工作状态下达到的速率)</。这些概念的界定,取决于设定的环境、作业方法以及使用的设备。


标准工时的应用领域广泛,从生产计划的制定,到成本核算,再到工作方法的优化,它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分析正常时间(主体作业和副作业的总和)和宽放时间(考虑生理需求、疲劳、学习等因素),我们能构建出完整的计算公式:正常时间(主体作业熟练修正数+副作业熟练修正数)* (1+宽放率)。通常,宽放率设定在15%左右,以容纳10%-20%的正常效率损失。


评估标准工时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通过秒表法的直观测量,尽管快速但精度受限;影像法虽然精度高,但分析过程可能较为耗时;预定工时法虽然详细,但需要深入了解产品编码;而标准资料法则依赖历史数据,但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在实际操作中,如秒表设定法,需细致记录每一步的时间,以确保准确计算。


在产品设计和更新过程中,IE工程师(工业工程专家)</会负责修订标准工时,尤其是在面临新增工序或工艺变革时。然而,员工流动性高、新手操作不熟练、恶劣的工作环境(如高温低通气)、物料问题、不规范的作业流程以及复杂的工作流程,都可能导致标准工时的偏离。


总的来说,标准工时的计算既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又需灵活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变数。通过精确掌握这个核心概念,企业能更有效地管理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