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长沙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县域方言

方言其实就是人的精神血脉。无论身在何处,一句乡音可能将万里之遥的家乡拉至眼前,可能将家乡最鲜活的记忆唤起。长沙县方言中隐含着区域文化的密码,它是人文沉淀的产物,是文化认同和身份确认的重要标签。长沙县方言,生长在家长里短的唠嗑里,生长在田间地头的山歌俚语里。在世代传承的语言里,长出了长沙县人经世致用的担当与打破常规的新变。

语法特点

长沙县属湘方言区长益片,与省会长沙市方言大体一致,均有新派、老派之分。由于地形狭长,南北相距远,东西相距近,相邻市县方言差别较大,随着县内外人际交往,逐渐形成 以“黄花话”为代表,“金井话”、“福临话”、“江背话”、“北山话”并存的长沙县方言。全县大部分乡村的方言虽与长沙市的“长沙话”基本相近,但各地有极少数字音仍有差异,加上文白异读和新老异读,使长沙县方言显得较为复杂。尤其是“金井话”、“福临话”更与“长沙话”的读音相去甚远。相对长沙市而言,长沙县方言在时间(新老差异)和空间(地域差异)上均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

但是,由于全县各地方言的词汇和语法基本趋于一致,因此并不影响全县人民的语言交际。

一、语音

声母。长沙县方言共有20个声母。主要特点有五:其一、清声母占绝对优势。其二、新派“黄花话”不分尖、团音,而老派“黄花话”的尖、团音仍分辩十分清楚。其三、保留普通话中的边音[l],而鼻音[n]则分化为舌面鼻音[n]和边音[l]。其四、唇齿擦音[f]与舌根擦音[x]部分混读。其五、新派“黄花话”把舌尖后音全念作舌尖前音;而老派黄花话保留了普通话中大部分舌尖后音,但仍有少数舌尖后音读成了舌尖前音

韵母。长沙县方言,计有40个韵母。长沙县方言韵母无新老读音差异,只有文白差异和地域差异。主要特点有四;其一、韵母四呼齐全,开口呼韵母最多,撮口呼韵母比普通话有较大增加。其二、部分以[-n]收尾韵母已弱化为鼻化韵。其三、韵母[əŋ]全部消失,均入韵母[ən]。其四、与长沙市方言相比较,主要增加了[uŋ][yŋ]两个韵母。

声调。长沙县方言共有六个声调(不包括轻声):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平声、去声均分阴阳,上声、入声不分阴阳。入声不带塞音韵尾,读音可延长。与声母、韵母相较,长沙县方言中差异最小的是声调。除“金井话”和“福临话”中的人声和上声与长沙话略有区别外,其余各小区方言基本趋于一致。

有关声、韵、调的关系,因篇幅关系,记述从略。

二、词汇

长沙县方言在词汇方面差异极小,只有少数名词和代词呈现出地域差异。

三、语法。长沙县方言在语法方面是同一的,且与普通话大体一致。现仅就词法和句法与普通话相异之处简述于下:

词法特点主要有:

1、独特的词缀。如:子、手

“子” 普通话中带后缀“子”的,长沙县方言均带之;普通话中不带“子”的词,长沙县方言也能带。有一般名词后缀、代词后缀、形容词后缀、数量词后缀、短语后缀等,如:麻雀~ / 病人~ /后日~(后天)/ 夜边~ (傍晚)/ 轻轻~/ 细细~/ 一两个~/ 一点点~/ 不大不细~/ 不快不慢~

“手” 一般在动词性语素后面,与普通话的“头”相似,但用途更为广泛,有的读成“场”。如:冇得看~(没看头)/ 还有点搞~ /冇得去~(没去的必要)

2、特殊的动态表示。

持续态:普通话用时态助词“着”;长沙县方言用助词“哒”或“起”。如:桌上放哒茶/站哒讲/鼓起眼睛/骑起单车

完成态:普通话用时态助词“了”;长沙县方言用“咖”和“哒”。如:我买哒一本书/做咖作业再玩/你咯早就睡咖哒

经历态:普通话用时态助词“过”;长沙县用“过”或“去来”。如:广州我去过哒/我到长沙市去来/你到哪里去来?

尝试态:普通话常用动词的重叠形式或用“看”表示,长沙县方言保留这两种表示法,另外还可用“着”表示。如:我来试下看/让我想下着/你慢点子着/暂时记哒着

3、形容词的特殊表示法:

XA式:A为形容词词根,X修饰限制A的程度:墨黑的/笔陡的/透鲜的/烧热的/刮瘦的

很A八A式:很多八多/很快八快/很早八早

XAYA式:挤密呀密/雷急火急/胡搞乱搞

XA子A式:死强子强/干冷子冷/沤热子热

4、特殊的泛义量词:“只”

两只细伢子(个)/一只飞机(架)、一只叫鸡(只)

5、特殊的泛义动词:吃、搞、打

吃烟(吸)/吃酒(喝)/吃丸子(吞服)

搞甚么(干)/搞饭(做)

打麻将(玩)/打豆腐(做)

句法特点。

长沙县方言句式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这里只讲几种不同的用法。

1、宾语的特殊位置:

他吃得六两饭完(他能吃完六两饭)

2、状语的特殊位置:

睡咖一觉好的(美美地睡了一觉)

3、补语的特殊用词:(多用来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臭:累~哒 /吓~哒/害~哒/汗~哒

4、否定句式的特殊表示法:

不听得(听不见)/不看见(看不见)

5、疑问句的特殊表示法:

不晓得她漂不漂亮?(不知道她是否漂亮?)

方言表达

长沙人天生都是神喻手。在长沙方言系统里,一个语词就是一种气概,一种性格,一种呼之欲出的生活场景。长沙县话作为长沙方言系统里的一支,说起来还是蛮讲究技巧的。

自家办生日喜庆,要请朋友们帮忙或光临,用普通话说,也许是捧场。捧场,用双手相捧,以支持大场面,似乎也还形象。但长沙县人不说“捧场”,叫“撑棚”(“撑”字在这里念去声)。长沙县人似乎嫌“场子”还不够形象,干脆叫它“棚”,一棚子的闹腾腾。棚子当然需要有柱子撑起来,朋友来了,就叫“撑棚”。能撑得起“棚”的当然也是柱子。在请朋友来帮忙的时候,隐隐还有对朋友的褒奖。

长沙县人讲事情办得好,为人处事周到,叫什么呢?叫周到,叫周全,叫舒服,都太一般化了,没有个性。他们叫“熨帖”。熨,在方言里读作“遇”。如果你熨过衣服,一定会惊叹于这个方言词的形象。衣服被熨斗熨过,没有一点褶皱,以之喻事情办得好,做人到位,实在是形神俱备之极。

善于形象思维,其实是一种诗人气质,一种不循规蹈矩的言语诉说。事情没办好,有很多种说法,如“砸了”“砸锅”。够形象了。长沙县人不满足,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硬是把“砸锅”交给别人去说,自己来讲“筐瓢”。你想,一瓢子汤水,端着,正儿八经地,一没当心,筐了,倒了。这种过程所表达的恰恰就是:事情没办好后那种夹着遗恨的叹息,那种混有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的复杂心理。

长沙县人说话里有些语词的发音特别重,往往以粗声高调传达一种张扬的霸气与野性的气质。长沙县有着荆楚文化的历史背景。所以,长沙县人喜欢讲“霸蛮”,并且“霸蛮”这两个字从来就以粗重而急促的语气出之。“你莫霸蛮咯”,“你霸蛮都要帮我搞定这事”。

长沙县人对“帮忙”“搞定”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叫“了难”。“了”者,去除,完成也。难者,难事。“了难”,就是帮忙解决问题,并且不说“了得成”,而说“了得称”(音),亦即“摆得平”的意思。

长沙县人是爱如火、恨如火的语言。比方要赞誉某人有担当,叫他“傲腿”“硬腿”。骂环境不好、做人没出息,做事没名堂的,叫他一个“揪抹的”,还有更土的,则叫“稀下的”——“稀”字读音如常,“下”字往往读得夸张,很急,很得,很蔑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