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之所以逆流成河,是因为溺水的人拼命抓住的却是稻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每一个生命都像是一颗饱满而甜美的果实。只是有些生命被太早的耗损,露出里面皱而坚硬的果核。”

小时代系列后我原本是打算再也不要看郭敬明的任何电影,本来就穷还要被圈钱?

拒绝三连。

BUT,在这部电影的网络宣传上看到的噱头却完全不同于“郭导”以往的标签(当然,这次这部电影是落落导演),像是“疼痛青春”“中二”诸如此类,这部电影主要聚焦近年频繁出现在大众眼中的“校园霸凌”,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悲伤逆流成河》,想当年笔者被这本小说虐到内心痛楚泪流不止,哪怕是今日都不敢认真回想其中剧情和人物,当然,更多的是不堪回首当年的中二病史。

不过改编电影中的“校园霸凌”倒是令我产生了一丝好奇,再加上旧时情怀那么一催,哪怕再穷我也在中秋前独身一人去影院看了《悲伤逆流成河》的首映,带着一些有关青春的记忆和过往的尘埃,以及中二的尴尬…

电影的构图和配色我倒是挺喜欢,开头的娓娓道来让我想起一些节奏缓慢地叙事般的日本电影,剧情高潮和冲突部分的处理也引人入胜,不过片段与情节之间的联系偶有断层,一些经典台词听起来也还夹带着中学的中二风格,令人有些尴尬且出戏。

从内容上来说,电影和小说的出入对于我来说是有些大的,比如很多剧情的取舍,舍去了很多更阴暗的故事,几位主要角色之间的感情线也弱化了许多,以及结局的改编。

整部电影都将重点转移到女主易遥在校园里所遭受的欺凌与侮辱,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希望又看到希望破碎,被温暖又被抛弃的过程,从易遥困窘无奈的家庭条件,又因妈妈的职业而不幸染病,虽然生活这样惨淡,但易遥身旁始终陪伴着光束一般美好的人——齐铭。

可也正是由于和齐铭之间的情愫,易遥到遭到学生唐小米的敌视和中伤,其他学生跟风的欺辱和霸凌,以及最致命的还有,齐铭的误解,正如电影中易遥所说“你活在光亮里,你就以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从来都活在光亮中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理解黑暗呢?

正如剧中被雨淋湿回家的齐铭会有母亲递上来的毛巾和关切的问候,易遥回家却因母亲的职业被扫地出门;上学时母亲会拿出热牛奶装进齐铭的书包里,而易遥却一直被骂赔钱货;校园里齐铭是品学兼优的校草,易遥只是被孤立被排挤的买不起校服的女生……一个身处天堂,一个如陷地狱,生物尚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光亮怎会同黑暗真正融合?

可哪怕现实如此不堪,易遥却也从中窥见了一丝希望,一个名叫顾森西的阳光大男孩,教她反抗,教她勇敢,教她重新面对生活。

他握紧拳头说“反击呀,少女。反击呀,少女!”

他靠近过来问“够近吗?”

他摸了摸易遥的头,说“谁爱去谁去。”

立交桥上他把易遥的小脑袋按在自己胸口,骗她祝自己生日快乐。

可易遥的悲剧却远不止于此,正当她要触摸到那个名叫希望的泡沫时,海水便已彻底淹没了她。

唐小米近乎疯狂的报复,顾森湘阴差阳错的坠楼,学校同学不明真相的孤立和谩骂,都像是一场洪水朝着易遥汹涌而来,而最后顾森西和齐铭的不信任成了压垮易遥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绝望更绝望的,是你在那之前曾看到过希望。易遥也曾以为一切快要好起来了,一切都要过去了,可海水依旧蔓延过来,她像是溺水的人在绝境之下抓住一根稻草,可一根稻草怎能承载得住她的悲剧?

毕竟生活不是电影也不是小说,大部分的我们应该是很幸运的“活在光亮里的人”,但“溺水的人”也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不论是面对他们还是对于我们自己,希望大家不要成为那杀人和纵容都沉默的海水,也不要做那根给人希望泡沫的漂浮稻草。不要软弱,不要漠视,要做一棵大树,要么拦住汹涌的海水,要么把溺水的人拥抱在怀。

“记忆里你神色紧张地把头靠近我的胸口听我的心跳声,然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