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的将士都是何种结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1

说起这段历史,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大唐安西的最后一任节度使-郭昕,在河西之地陷落,安西四镇成为一块飞地后,郭昕带着大唐将士苦苦支撑42年,将士们从一个个年轻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卒,最后全体殉国!

安史之乱后,大唐元气大伤。之后仆固怀恩又造反,起兵对抗朝廷。广德二年(764),仆固怀恩调集回鹘、吐蕃兵十多万,进逼长安。此时长安守军薄弱,无法抵挡仆固怀恩的大军。这时候,河西节度使杨志烈为解长安之危,调集河西敦煌、肃州、甘州、凉州等地精兵5000人,直扑仆固怀恩老家灵武,迫使仆固怀恩撤军。这招“围魏救赵”的计策虽然起了作用,但是也导致河西5000精锐尽失。

吐蕃趁机发兵攻打河西,河西节度使杨志烈虽然把唐军都召集起来抵抗吐蕃军,但终究还是兵力悬殊过大,杨志烈兵败,被迫退守甘州,不久被叛军杀害。杨志烈主管河西多年,他一死,河西顿时陷入混乱。河西走廊是连接西域与中原的通道,如果河西发生动乱,安西都护府必将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必须派人去西域安抚驻军,稳定西域局势。

这个任务就落到了郭昕身上。郭昕是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的侄子,接受命令后,郭昕立即动身赶往西域,此时他的身份是西域观察史。郭昕来到西域后,局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杨志烈被害后,他的堂弟杨休明接掌了河西节度使一职。但是吐蕃继续猛攻河西,永泰二年(766),杨休明也战死,甘州、肃州皆落入吐蕃之手,河西唐军主力损失殆尽。这样一来,西域就成了大唐的一块飞地。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朝廷派去的使臣终于到达西域,正式任命李元忠为北庭都护府,郭昕为安西都护府。但是,由于朝廷不断从安西抽调兵马平乱,此时安西四镇兵马总共才万余人。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朝廷又派人前往西域,任命郭昕为安西四镇节度使。但此时朝廷再也无力派兵支援安西了,在与吐蕃的战争中也接连失败,河西重镇泾州、陇州、汾州、宁州、沙州连续被吐蕃攻陷。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吐蕃攻陷庭州,彻底掐断安西都护府与大唐的联系,而朝廷也没有精力去管安西驻军了。郭昕他们成了孤悬于西域的一支大唐孤军。

成为孤军后,郭昕仍然坚持抵抗吐蕃,苦苦支撑,希望有朝一日朝廷能够重新发兵收复西域。但是,将士们翘首以盼,得到的却是接连不断的坏消息。朝廷不仅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反而在大唐在西域的据点被吐蕃一个个拔除。元和三年(808年),吐蕃大军终于对安西都护府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十万吐蕃军在弃猎松赞的率领下,冲向唐军。此时,距离公元766年河西陷落已经过去了42年,郭昕他们始终坚守在西域,从一个个热血沸腾的大唐将士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卒。在吐蕃军的猛攻下,安西都护府毫无意外的陷落了,郭昕等全体唐军将士以身殉国。

安西陷落后,大唐在西域的势力至此全部退出。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原王朝再也没有踏足西域一步。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这群白发苍苍的唐军,是大唐帝国最后的荣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