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种最高贵的痛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1
乡愁是一种最高贵的痛苦,这是德国古典思想家赫尔德的一句名言。那日看到,一下子触痛了我,似乎理解,又似乎不解。

写下这个题目,思绪便有些凌乱。

离开故乡,在沪上生活十多年,但乡音未改,乡愁依旧。

故乡在遥远的东北,那里的山水滋养了我,那里的人文哺育了我,我的身上充满家乡的气质,我的情感里具有浓厚的故乡情结。

那里是我的根,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家。

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故乡。

嫩江,故乡的母亲河,我在江畔长大,嫩江边,有我童年的快乐,那是故乡的山水滋养的快乐。夏夜,夕阳西下,我们在那清澈见底的江水中嬉戏,在夕阳的波光里徜徉,江畔聚集了无数的人家,支起帐篷,架起烧烤的炉子,空气中便弥漫起了烤肉的味道。这是故乡特有的味道。

还有夏季里香瓜的甜蜜,油豆角的醇厚,玉米的香糯……还有那块土地上所有的味道,如今都是那般诱人。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派北国风光。劳动湖畔,溜冰的人群中,小孩子们手拿糖葫芦,边溜冰边咬下一个个酸酸甜甜的糖葫芦。这也是故乡的味道。

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吃着雪糕,在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里流连,那种惬意,令人难忘。

丹顶鹤的故乡扎龙,那一望无际的沼泽,夏日里,天蓝得醉人,水清得透彻。丹顶鹤放飞的时候,盘旋在天空,自由自在,挥舞着美丽的翅膀,头顶上那红色的印记,在空中飞荡,仿佛一朵红云飞过,美得让人心醉。这是故乡的风景。

我的母校实验中学,一所人文荟萃,享誉中外的百年名校。春季来临,校园中的丁香花开了,香气弥漫着整个校园。丁香伴着书香,青春的我们就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这是故乡的给予。

童年的玩伴,青年的知己,都留在了故乡的土地上。那个从初中就和我在一起的颖儿你可好?还记得那年去长春你给我排队买票吗?那高一时结识的秋儿,你可还记得大学一年的第一个假期,我们各自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见面后那个彻夜长谈吗?还记得我们的那次军马场之行吗?那是我这一生中骑自行车最远的一次行程。那两天的行程中发生的故事,你可都记得。青春的懵懂,爱情的萌动,那一路骑行中,暴露了许多许多。这是故乡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离开了那块土地,思念便弥漫周身。我知道,这便是乡愁了。

乡愁是如何生成的呢?列宁曾定义过“爱国主义”,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也可以用来定义乡愁,虽然狭隘了点,但能说明问题。乡愁也是由于彼此隔离而产生的一种对故乡土地极其深厚的感情。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孔子的故国是鲁国,鲁国是他的父母之邦,他在外周游十四年,时时念念的是他的父母之邦鲁国,最后历尽艰辛,返回了鲁国,叶落归根。

我有一个小外甥女,独自一人到新加坡留学,开始时没有缘由地疯狂想家,问她想什么,她说不知道,就连西虹桥畔的一块小石子都想。我想,这孩子很好地诠释了乡愁。

我曾站在东方明珠400多米的高空遥望故乡的方向,脑子里蹦出的诗句竟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想我的那些朋友们,你们可好,你们聚会的时候没有把我忘记吧?

于是我明白了何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何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何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前不久看到了一幅龙沙公园的风光照,也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我知道这种情感已深入骨髓。这便是乡愁了。

离别便有乡愁,那回归便能解愁吗。近乡情更怯。离乡近了,乡愁还是乡愁。高铁和飞机,能把千里之外的游子带回故乡,互联网能让距离不是问题,但乡愁还是不能散去,这便是乡愁的痛苦。

最能表达这情感的当属于光中先生的那首乡愁的小诗了。

我在浦江畔,时时念故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