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乒乓球“野球手”之一:球友百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我自小喜爱乒乓球,开始是用算术的小黑板在户外水泥台子上打,没有球网,摆的是砖。甚至有的时候乒乓球打破了,踩瘪了,还用胶布粘起来,或用开水泡一下。这么简陋的条件,自然谈不上什么正规的启蒙。

之后因为工作原因,时打时不打,但一直都是瞎玩,没有教练指点,也没看过理论书籍,那时候网络也不发达,自然也没看过相关视频。即使在电视里看乒乓球比赛,也只是看个热闹。一直到2015年,开始重新坚持打球,边打边看、边打边学、边打边琢磨,开始研究器材、动作、脚步、战术、心理……发现原来有这么多门道。可是,多年没有理论支撑的随意,导致粗糙的框架已经形成,难看的动作越用越熟,终于成了标准的“野球手”一名。 这里的“野球手”特指启蒙学习无正规教练、打球经历丰富且具备一定实战能力,超级热爱乒乓的纯业余球友。

技术 百花齐放

相信好多基层的球友,都是和我差不多的练球历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自己瞎打导致框架不合理,动作不规范,但又非常刻苦,非常想提高水平,却苦于不得法。更有甚者,走上了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基本功派。过于强调基本功,从正手攻球框架开始练起,一板一眼,想着能从头再来,重新打造合理、完整的动作体系。实际上,大部分“野球手”又是鏖战多年的“球油子”,改变常年形成的动作框架比零基础学习要困难许多倍,很少有纯业余的“野球手”能彻底转变为完全正规的框架动作的。

另一个极端是“一招鲜”派。弹击、死推、铁搓等等,虽然动作不合理,但由于大量使用,导致在一个技术上强项突出,并且很有自己的心得,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每每使用成功,就会得到观众的称赞。长期下来,以此为主要得分手段,不断强化,荒废了其它技术,形成了不完整、不平衡的技术结构。

其实,真正的野球高手都是以上两者兼顾的。一方面,学习借鉴正规的技术动作,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规范的对打或多球练习,但又不强求动作的完全改变,主要追求相对合理。另一方面,自己的特长技术会继续深入挖掘,不断强化,但也会兼顾其它技术动作,更主要的是通过各种技术的组合,为自己的特长技术创造发挥的机会,进而形成自己的多个得分套路。

器材 千姿百态

这里的器材主要指球拍。符合上面“野球手”定义的球友,器材一般不会太差。底板和胶皮一般都是主流品牌。其中,双反打法里,底板中横版的维斯卡利亚和直板的泰克西姆应该占得比重较大,胶皮呢,正手狂飙,反手涩套又是比较主流的选择。颗粒胶皮的选择相对反胶要少一些,正胶、生胶、长胶也各有所爱。

不过,什么底板搭配什么胶皮?搭配多少度的胶皮?狂飙是否灌胶灌油?多长时间灌一次?长胶是否要海绵?等等无数个器材搭配的问题,让广大球友在球场之外,又多了不少费心思考的事情。概括有三:

一是发烧派。舍得投入,敢于尝试,但自己主见不足。网络文章、介绍视频、高手交流都可能直接致使他对器材的更替。多年以来,各大品牌主流底板、经典底板挨个购置尝试,粘套、涩套、各种品牌、各种度数也经历颇丰。长年沉浸在新器材、新搭配的新鲜感和更换前的纠结感中。

二是专一派。打法固定后,一套器材搭配从一而终,长年不换。但每天打球后擦拭球拍,贴上保护膜、装入球套等规定动作次次严谨,同品牌、同型号胶皮定期更换,适时灌胶灌油。极度信任自己的器材,小小的变化都引起心理上的不舒服和成绩上的不稳定。比如我中直单反的打法,用蝴蝶王底板,正手省狂39度,反手729天翼40度(反手只是垫手)。有一次反手胶皮被抠破了,临时换了一块普通的729-2垫手,由于重量、底劲的变化,非常不适应,超级别扭。

三是随缘派。基本不思考器材问题。底板和胶皮一般是多年前按照自己信服的高手的推荐,日常保养无所谓、胶皮氧化无所谓,有时临时换个拍子也无所谓。什么灌油、灌胶、粘拍等从不上手。

心态 气象万千

野球场球技切磋,可能和和睦睦,也可能腥风血雨;可能谦让有加,也可能毫厘必争;可能互相欣赏,也可能针锋相对。万千心态,让球场竞技更具趣味。

一是认真派。高度重视上场机会,不论对手水平高低,每个球都认真对待。碰上水平低的,不会让分;碰上水平高的,也不会放弃。赢了会欢呼,输了会懊恼。和此类选手切磋最有意思,每球都斗智斗勇,赛况紧张,氛围热烈,最为过瘾。

二是心虚派。水平不低,心理不行。平时打球水平稳定,一参加比赛就拉胯。

三是懒散派。站姿懒散,看待输赢懒散。此类选手实际水平不低,长期以来形成的懒散风格,如果让他紧张起来,反而发挥不出水平。和此类选手打球,如果不重视,跟着他懒散的节奏,往往会错失胜利。另外,和此类选手打球最没意思,打球懒散没劲,他输了也嘿嘿直笑,让自己的胜利也很没有成就感。

以上均为个人浅知薄见,不到之处请球友指正并在评论区补充。之后,有时间还会就“野球”进一步地深聊,欢迎大家常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