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08
各位老师:下午好。王老师要求我在这里跟大家谈谈,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因为无论是学科的教学还是班级的管理都是非常辛苦的。如何去苦取乐,关键是一种心态,同时也可以有一些方法。当然,对于我这样一个班级管理经验还很欠缺的老师来说,只能权且谈谈个人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谅解。一、潜心琢磨,让每位学生都有幸福的归属感1、及时颂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及时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行为,也要在班级里大力宣传和表扬。例如,我会发现某位同学在整理卫生工具、某位同学在帮另外的同学檫黑板、晨读时某位班干在协助课代表去提醒那些尚未打开书本的同学……这些行为虽小,但却是最真实的,最有震撼力的。对于这些最真实的行为,我们就不能忽略它所蕴涵的价值,而应该大加赞赏,使这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行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不同层面的有所思考,有所感受。2、重视考试的份量和明星人物的培养。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细致的统筹安排,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但人的情绪总是起伏不定的,学生就更是于此。于是,作为班主任就要想法设法去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其所需的耐心。其中,学校提供的月考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考前的宣传发动不可忽视。每次月考之前,除了诚信教育之外,我还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动员会去激发学生的斗志,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以考促学”的理念即在于此。考后的总结反思就更为关键了,一般在考试成绩公布后的两天内,我就会对这次月考做一次详尽的分析与总结,邀请典型的学生(综合成绩优秀生、单科成绩优秀生、进步最快的学生)交流学习的经验,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触动、有所收获。比如在高一年级阶段,我们班的吴明杰同学一直是班级的领跑者,成绩稳步上升,直至全年级第一。我戏称为“吴明杰时代”(或许这种说法不甚妥当,但后来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吴明杰同学被选进了实验班,我又在班级里分析“后吴明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问题。其意在激发学生更多的潜力,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争当标兵的氛围。就目前的结果来说,还算理想。比如这次月考我班钱伟华同学年级第一、李玲玲同学年级第三(其实应该是第二)、朱静年级第七、林雅伊年级第九。也许这当中有很多的偶然因素,但若多几次偶然,必然还会那么远吗?所以我们不应吝啬口中的词汇,大胆去鼓动、去表杨。当然揭露的普遍问题也要披露,比如对于发挥不理想的同学帮助其冷静分析考试的得失,同时提高他们抗挫的能力,寄予他们东山再起的雄心。不过在班级全体学生面前还是要表扬为主(可适度夸大),批评为辅,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冲劲,班级幸福的归属感才会更强。3、量化考核,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级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其实,量化考核现在很多的班级都在运用,条文也很详实,规定也很全面。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否则时间长了,收效却甚微。我采纳了魏书生老师其中的一条班级管理理念: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参与者。现在不管是班级文明值周还是寝室卫生检查,一旦出现纰漏,从班干到值周长、从值日生到非值日生,比我还要“紧张”,这就起到了量化考核的初步效果。基本上每一种类型的表彰与违纪都能在拟定的量化考核表中找到相应的条文,对号入座(比如考虑到学生利用书本打掩护睡觉的问题,增加规定课桌上放置的书本含作业本不可累计超过十本)。每一次的奖励与违规都应有详细的内容记载以及当事人的签名和思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公示。通过公示,每位学生对班级的正负贡献值一目了然,对于负贡献的那些学生而言,即使不批评,过程中经历的磨练与结果的舆论效应就足以让他有所“难堪”、有所“收敛”了。4、 关注每一位需要特别呵护的学生,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的港湾幸福的家庭都很类似,而不幸的家庭却有别样的辛酸。我特别关注单亲、贫困、内向、体弱这四种类型的学生,而这四种类型往往又有所交叉,对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也不一而足。我们往往应花更多的心思在这些学生身上,设法去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比如对这些学生,除了生活上的关心之外,我可能会给他们创设更多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委以不同的工作,让他们在参与班级的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树立生活的勇气和对未来的信心。毕竟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知识,但学会知识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更好更努力的生活。二、几点关注1、防止破窗效应。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或许会发现少数学生总是会有些违纪违规的行为,比如佩戴首饰、穿着打扮、背单肩包、在教学区使用手机等情况。一般来说,老师们可能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自己所熟悉的学生身上,而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生却很少关注。这样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显性管理的正效果远远不及个别学生隐性行为辐射的负效果,从而导致这类违纪违规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彻底的解决,给班级的规范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班级行为与社会行为冲突时的价值选择。信息时代,社会上各种行为对校园的影响日趋复杂化、多样化。怎样在班级行为与社会行为发生冲突时让学生自觉做出一种正确的价值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于是,老师应该而且必须做出行为的表率,即使只能在象牙塔里发挥它有限的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正确的价值选择,去影响班级,也会是意义深远的。3、有所为,有所不为。班级事务千头万绪,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要想在其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除了参与的过程能带给我们的内心的满足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力量。个人认为可以有三点:其一学生可以做好的事应该让学生去做,其二,可做可不做的事放手让学生去做,其三,风险性较小的事鼓励学生去做(象班级的日常事务我现在很少管理,主要得益于班级“四有”:有体制,有团队,有分工,有责任)。通过锻炼,学生为老师分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而这不恰恰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总之,班级管理是一种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究,及时的总结和发现规律,确保科学施教,有教有改;班级管理更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及时的鉴别和提升鉴赏的水平,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成就一批幸福的学生。谢谢大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