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学习成绩的差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4
漫谈孩子的教育 (四) 《》 青海河 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是全家最大的“效益”数据:一次考试成绩好,全家就可以“合家同庆”好几天,父母的心情好得可以“上天”;一次“考砸”了,全家人脸上挂满了冰霜,有时一连几天不见笑容。 有些父母总认为,孩子考得不好我并没有批评他啊——你要知道:对于你的喜怒,孩子是相当地敏感,有时你的沉默比骂他一顿还要厉害得多。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在现今中国的家长身上得到最为贴切的注释——家长们千万别介意,我绝对没有贬低的意思,因为我也是你们当中的一员,和你们一样有着极为深切的感受,只不过,我的孩子已经长大,走出了“学生”这个最为困惑也是最为辛苦的时期,我也长舒一口气,结束了做“学生家长”这个最为“牵肠挂肚”的角色。 我和许多和我类似的“过来者”一样,仿佛一夜之间“茅塞顿开”——大千世界是如此得美好,孩子们只要身体好、品行端正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天地! 回头望望正在“牵肠挂肚”的“现任”家长们,说说我经历过的事,谈谈心得,算是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吧。 其实,学生成绩好坏,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 先谈谈先天的原因:有的孩子天生记忆力好,甚至“过目不忘”,他们记忆一些定义、公式、单词比较轻松,在中国目前的学习考试中比较占优,而考试占优的结果又反过来激励他学习的兴趣,成绩也会更好。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他自小学习就很轻松,从不“半夜加班”,也从不上什么“补习班”。考试前,别人“加班复习”,他却“加班睡觉”——他的父母往往在考试前批评他“不认真”,他也就付之一笑,可是考试照样高分!时间一长,父母也就习惯他考试前“加班睡觉”了。 他学习一直很优秀,一路轻松,直至带上了世界名牌大学的“博士帽”。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的特点是记忆力好,分析能力强。 再谈谈后天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后天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的,关键是如何努力? 以我之见,找准努力的方向,掌握合理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基础。 家长们如果以为,让孩子多读多背,多上辅导班就是努力的话,那可不一定合适——这些手段,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也许会见到一点效果,但不会持久,到中学以后效果就不明显了,甚至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学生如果身体和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他的兴趣是不可能持久的,而兴趣才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聪明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弱项,及时地加以“弥补”,拾遗补缺,帮助孩子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身心努力”和“提高兴趣”两个方面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那么,孩子就离“上升”和“提高”不远了。 其实,学生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的聪明与否,也不能完全反映这个孩子学习态度的好坏,成绩好坏主要还是由学习的兴趣决定的。一般来讲,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就会去主动探索研究,就会加深记忆的效果,成绩自然就容易上去。 比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的家长麻将打的极好,如果与大学教授打肯定是赢,难道就说明你比教授聪明?——你肯定会说:不,不,是教授没兴趣打而已。——对了,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学生成绩不好,也不代表他的成绩以后肯定不好,当他长大以后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时候,没准他会学的非常好——这种事例人们见的并不少。 反之,有些优秀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会遇到比其他人更多的难题——你不信?!我还是举真实的例子:上面提到的那个考试前“加班睡觉”的孩子,后来从国外学成归来在一所名牌大学任教,教学研究没问题,可是他发现社会是更高的学校,很多事情复杂的很,很难找到合适的公式去求解呢! 他也曾经苦恼过:为什么有些过去成绩平平的人对社会关系的课题处理得很不错,而自己却还不如意呢? 我开玩笑的回答:社会关系是个更多元的函数关系,他们比你先学会求解,而你“记忆力太强”,对书本上的公式记得印象太深了,当然解不了啦!——哈,这是玩笑话,目的是让他放松心情,反正,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慢慢就知道解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家长和教师们,如果你们有能力和技巧去帮助孩子开发学习的兴趣那才是最重要的。反之,过度的上补习班有时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成绩或许不升反降。 在此我要特别阐明我的一个观点: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为了考试选拔人才的机制服务的,在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说,对于某一个个体的孩子来说,或许有一半以上的书本知识是他以后一生都不会用到的。所以,家长们尽可放心,成绩不好不一定以后就一定会低人一等。倒是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品德培养,如果身体不好、品行不端那倒是以后很麻烦的。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曾碰到这样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我骑自行车路过一条小街的丁字路口,突然一个孩子飞车而来,他刹车不及,一下把我撞倒了。霎那间,那孩子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双手抱住自己的一只脚,脸上露出一副痛苦状,一边哼哼一边格着步向我过来,要扶我:“师傅,你没事吧?没伤着吧?”; 我立刻站起来,扶着他:“我没事,孩子你怎么样?”; 他:“你真的没伤着?”; “我真的没伤,你自己伤着没有?”; “哦,那我就没事了,我怕你伤了要骂我呢。。。。。,师傅,对不起了!”只见这孩子说了一声“再见”,就又上车飞驰而去。。。。。 哈哈,这眨眼的瞬间,他竟然想出这许多事情,看来他的“做作”是希望得到我的同情呢。。。。。。 只见一位中年妇女赶着跑过来,忙不迭地和我赔不是:“对不起。。。。。我这孩子就是这样冒失,哎,平时学习学不进,我们也不知道他以后怎么办啊。”——看来是他的母亲。 我实话实说:“你的孩子挺聪明的,以后只要品德不坏也许能成才呢。” “真的?!”,这位母亲登大了双眼,眼神中透着疑惑又充满了期待——这期待的目光令我感动了很长时间。 我当时那样说并非没有理由——你想想,这孩子一瞬间脑子的变化比我快多了,没准以后会成为象当时电视上热播的“加里森敢死队”里的人物呢!虽然他成绩不太好,但他并不笨——也许只是某一时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而已。 (哎,我们这些干过教师的人就喜欢研究孩子——没办法,算“职业敏感”还是“职业病”?哈哈,都可以啦。) 为了证实我的判断,也为了那个母亲期待的目光,我经常有意路过那个路口,总想看看那孩子以后会怎样地发展。 终于,数年以后,我看到一个穿军装的青年,我已经不认识了,但旁边站着的母亲我认得,没错,这个英姿勃发的军人就是当年那个让自己母亲“期待”的孩子!我毫不怀疑,以他的机灵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士。 我长舒了一口气,因为当年他母亲“期待的目光”终于有了让她称心的结果了。。。。。 其实,人生中有很多种才能,比如有“天才”、“地才”,还有“鬼才”,这些称呼你可不要认为它们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差异,其实它们都是有用之才,都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才能。国家倡导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更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吸收社会方方面面的、各色各样的人才。如果社会上只有“天才”而无其他人才,照样“玩不转”!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大力推进尊重人才的战略,许多工厂的优秀技术工人都去上大学,他们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真正的人才,国家也是不断地扩大大学的规模,把有些中专和中技校撤并改建大学,而当时苏联却非常重视中专、中技和高等职业教育。我记得我们国家当时有不少有识之士一再呼吁:不能缩减职业教育(我本人也是这个观点的呼吁者)。 现在看来,这个呼吁当时是绝对应该引起重视的。 现在大学生工作难找,技师却难觅。人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优秀的技师可以放大工程师设计的功能,有时可以把优秀的理论和设计更加巧妙地利用起来,在现实中应用得更合理!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发达国家技师往往比工程师更受欢迎的原因。 记得十几年前,我和孩子在交流学习方法的时候,我常常发表这样的、看似荒诞的理论:学数学的要做“天才”;学外语的人要做“地才”;学文学和艺术的要做“鬼才”。 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天才”是有的,他们比较聪明,分析能力强,所以他们学习数理化兴趣也比一般人高,成绩也比一般人好; “地才”主要是指那些学习认真、比较刻苦的人,他们学外语等课程,因为扎扎实实,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鬼才”也是极为难得的人才,他们的思想有时因为创作的需要,可以不受制约地飞翔,往往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好文章和好作品! 也许有的人要问:“我是哪一种‘才’啊?” 哦,你也许还没有完全明白我的观点——“天才”、“地才”、“鬼才”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个人的描述,而是分别指一种行为特征。有时候一个人三种才能都有,需用的时候分别使用就是了,但一般来说,在一个人身上其中有一种必定是比较突出的。 基于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说不定在另外的一方面有高于别人的“一手”呢!——只不过,家长和老师还没有发现或者是不愿意去发现而已。 敬爱家长和老师们,你们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抱有充分的信心,要绝对相信这样一点:上苍对于每一个孩子原本都是公平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并且都应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现实中情况不理想,除了孩子自身努力不够以外,那一定是周围的人们没有及时发现他的才能。 现在,如果有人问:在教育孩子方面什么样的人最值得敬佩?我可以一百次地回答:善于发现孩子优点和才能的人是最最值得敬佩的! 而且我也相信,您的回答会和我一样! (在圣诞节之际,我把此文献给天下的孩子们,祝你们快乐!同时也献给家长和老师们!祝你们和孩子一起快乐起来!) 2008-12-24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