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3

朝代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中国古代朝代名称(应该叫国号)的起名方式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最早的时候,夏商周的名称来源并不明确,但是周以后,很多分封的小国,都有自己的国号,这个国号,可能来源于建国时当地土著对这块土地的叫法(如陈、蔡),也可能是建国者自己起名(如齐),也有可能是建国者自己的姓(如三晋),这些小国名逐渐成了中华各个地区的名称,在元代以前的国号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这些国名以示正统。早期的汉(刘邦起于汉中)、魏晋等基本都是其建国者在什么地方最早建国就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当地所属国的国号来定自己的国号。之后的隋到宋则可能由于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难以考证就根据需要附会一个来确立国号(不过地名的影响依然存在,如宋)。而到元的时候,由于蒙古人对华夏的历史没什么认同感,也不屑于在这其中寻找国号,所以就采用易经中“大哉乾元”的语句给自己定国号为元,之后的明的国号众说纷纭,他最早的起义时候的称号是吴王,后来改为明,有说法是因为明教(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也有说法是因为摩尼教(音译为明),也有说法就是指光明的意思,缺乏定论,清代的国号则是出于附会五行相克的原理:唐朝称为“东唐大土”,其场为土;宋朝之“宋”显示木场,木克土;元朝原为金国,属金场,金克木;明朝之“明”为火,属火场,火克金;清朝之“清、满” 从水,皆显示水场,水克火。这样就形成了“土←木←金←火←水←土”一个完整的五行克链。而在外国,朝代则不是这么一回事,往往皇室姓什么就用什么朝代(国号永远不变,朝代名称会变,一个是政治概念,一个是历史概念)比如英格兰的国号就一直是英格兰(后并入大不列颠),他们国王姓都铎的时候就叫都铎王朝,后来都铎王朝绝嗣,请了个姓斯图亚特的人来当国王,就叫斯图亚特王朝了。
麻烦采纳,谢谢!

台风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在2000年以前,由美国的联合台风台风预警中心命名。从2000年起,命名权交由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现在台风名字来源于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或地区起的名字,每个国家起10个,共140个名字交由日本气象厅(JMA)按先后顺序给台风命名和编号,并回圈使用(除了一些被除名的外,当然除名后也会进行补充)。
中国 海葵 玉兔 风神 杜鹃 海马 悟空 海燕 海神 电母 海棠
香港 启德 万宜 凤凰 彩云 马鞍 珊珊 玲玲 白海豚 狮子山 榕树
澳门 三巴 蝴蝶 黄蜂 芭玛 梅花 贝碧嘉 琵琶 莲花 玛瑙 珊瑚
台风名字都有一定的意义,如澳门的三巴大牌坊。

将军的名称是那个朝代命名的?

春秋战国
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见《国语·晋语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此皆非正式官名。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

台风名称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依照世界气象组织于1998年1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第31届台风委员会决议,自公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在国际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区台风统一识别方式,除编号维持现状外(例如公元2000年第1个台风编号为0001),台风名称将由现行4组92个名字全部更换,编列为140个,共分5组,每组28个,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国家或地区,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所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此名称将由设于日本东京隶属世界气象组织之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负责依排定之顺序统一命名。至于各国(或地区)辖区内部之台风报导是否使用这些台风名称,则由各国(或地区)自行决定。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台风自1947年开始由设于关岛的美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统一命名,早期命名方式全以女性名字依英文字母排列命名,1979年开始改以男女名字相间的顺序命名,沿用迄今。由于新的140个台风名字原文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不是惯用的人名,而是包括动物、植物、星象、地名、人名、神话人物、珠宝等各词,且非按英文A至Z的排序,十分复杂而不规律。中央气象局为了慎重起见,做了民意调查,超过七成四的民众认为台风讯息报导以台风编号为主,辅以国际台风命名较为合适。

台风的名称是由哪些机构命名的?主要根据哪些机构命名?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于关岛上设定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战习惯对各台风给予名字,方便识别。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负责。
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国际气象组织的十四个东亚区内的会员提供,各交十个名字,分为五组。
来源 I II III IV V
柬埔寨 达维 康妮 娜基莉 科罗旺 莎莉嘉
中国 龙王 玉兔 风神 杜鹃 海马
朝鲜 鸿雁 桃芝 海鸥 鸣蝉 米雷
中国香港 启德 万宜 凤凰 彩云 马鞍
日本 天秤 天兔 北冕 巨爵 蝎虎
寮国 布拉万 帕布 巴蓬 凯萨娜 洛坦
中国澳门 珍珠 蝴蝶 黄蜂 芭玛 梅花
马来西亚 杰拉华 圣帕 鹦鹉 茉莉 苗柏
密克罗尼西亚 艾云尼 菲特 森垃克 尼伯特 南玛都
菲律宾 碧利斯 丹娜丝 黑格比 卢碧 塔拉斯
韩国 格美 百合 蔷薇 苏特 奥鹿
泰国 派比安 韦帕 米克拉 妮妲 玫瑰
美国 玛莉亚 范斯高 海高斯 奥麦斯 洛克
越南 桑美 利奇马 巴威 康森 桑卡
柬埔寨 宝霞 罗莎 美莎克 灿都 纳沙
中国 悟空 海燕 海神 电母 海棠
朝鲜 清松 杨柳 凤仙 蒲公英 尼格
中国香港 珊珊 玲玲 欣欣 婷婷 榕树
日本 摩羯 剑鱼 鲸鱼 圆规 天鹰
寮国 象神 法茜 灿鸿 南川 麦莎
中国澳门 贝碧嘉 琵琶 莲花 玛瑙 珊瑚
马来西亚 温比亚 塔巴 浪卡 莫兰蒂 玛娃
密克罗尼西亚 苏力 米娜 苏迪罗 云娜 古超
菲律宾 西马仑 海贝思 莫拉菲 *** 卡 泰利
韩国 飞燕 浣熊 天鹅 鲶鱼 彩蝶
泰国 榴梿 威马逊 莫拉克 暹芭 卡努
美国 尤特 麦德姆 艾涛 艾利 韦森特
越南 潭美 夏浪 环高 桑达 苏拉
实际执行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定为热带风暴时,即根据以上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四位中首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该年顺序号。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气旋,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旋,名为“杜鹃”。

台风的名称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 香港、日本、寮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定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 如果认为答案可以请采纳为最佳答案,我需要升级,谢谢!

弹力、拉力、动力、浮力,那个力的名称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

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会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称为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代表:拉力 压力 支援力 推力 张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援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援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援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援的物体。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建立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建立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建立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具体说: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历史风云网 lsfyw.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copyright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藉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充套件,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责任编辑:陶国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