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会造成低温烫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7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而低温烫伤是悄无声息的,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
  
对温度不敏感的人群,格外容易发生低温烫伤,在使用取暖设备时,更要提高警惕。比如老年人末梢神经敏感度下降;糖尿病及中风后遗症患者肢端感觉不够灵敏;婴幼儿神经发育不完全,表达能力差;在室外冻到手脚麻木,到室内立刻拿热源取暖的人;大量饮酒的人等,不易察觉此类烫伤。低温烫伤后一定要及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造成进一步的皮肤溃疡、感染,导致长期创面愈合障碍等不良后果。
  
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用电热毯,也不要在睡着后使用;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时,外面要裹上毛巾或隔着衣服敷贴。现在比较流行的发热鞋垫、暖宫贴、艾灸贴与暖宝宝是同样的原理,使用时要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一般来讲,贴片暖宝宝的发热温度超过60摄氏度,电暖宝的发热温度超过70摄氏度,热水袋的温度一般在75摄氏度以上。它们早就超过了危险值。
日常生活中,可以导致低温烫伤的物品太多了,哪怕我们使用艾灸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跟其他烫伤相比,低温烫伤的面积小、深度广。初期可能就是一个小水泡,之后就开始溃烂,有的伤口还能直达骨质。“千万别小看低温烫伤,治疗的难度可不低,有的不仅需要手术切除坏死组织,之后还会留下瘢痕。”颜云蓉说。
这几类人需格外注意
对于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低温烫伤比较容易发生。因为这类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对热刺激的敏感性比较低,很容易因为皮肤感觉异常,而被低温烫伤;醉酒、过度疲劳的人群使用取暖设备时,会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年龄小的孩子皮肤过分娇嫩,尤其是婴幼儿不会自我表达,也容易发生低温烫伤的意外。
另外,长时间、贴身使用暖宝宝的女性也是低温烫伤患者的“主力军”。不少女孩子怕冷,就把暖宝宝一直长时间、贴在身体一个部位,甚至直接贴在皮肤上,这样就容易出现低温烫伤。
对此,医生提醒市民,使用暖宝宝的时候,除了不要贴身,还要多换换位置;选择取暖电器时,记得要控制与皮肤接触的距离和时间,最好使用支持智能控温的电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