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50多岁没有一分存款是种什么体验?

如题所述

  本人89年的,父母50多岁了,确切一点的话,将近60岁了,但是手中却没有一分钱存款,还欠着几万元的房贷。

  我爸是一名建筑工人,我妈在家帮助我们带孩子。我爸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外面工作,直到近两年才在老家附近工作,作为一名建筑工人,体力活,工作场地在室外,是需要靠天吃饭,如果是阴雨连绵天气,就会没办法工作,而且工作的属性是做一天才有一天的工资,一分钱的底薪都没有,没有社保,没有医保等等,很多人说建筑工人的工资很高,但是正常一个月下来,做活的天数不会超过二十天,总之整体算下来工资并不高。

  十年前,我爸在我们城镇上买了房子,房子面积比较大,那些年,正值新农村建设,房价是比较高的,再加上房子面积又大,所以花了很多钱。我爸把自己平生积蓄全部拿出来买房子了,然而现在还欠着好几万的房贷呢。

  十年过去了,当时我们家的邻居,买在县城的房子不断地升值,我家的房子却在不断地贬值。之前能买县城两套房子的钱,放到现在只能买半套县城的房子,可悲啊。

  我爸年龄越来越大,按照我爸的想法,就是希望尽快还完这几万元房贷,那时身上的担子可能也就轻松很多了。作为一名50多岁的父母,没有一分钱存款,还倒顶着房贷的压力,生活中处处小心谨慎,担心身体不好,没办法工作,总之,在该养老的年纪,却还要不断地辛苦工作。

  作为儿女,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帮衬多存钱,父母不帮衬顾眼前。自己把当下给照顾好就行了,最后希望父母身体健 健康 康的,这或许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吧。

父母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生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赶上工厂倒闭被迫提前退休。当时俩女儿姐姐新婚,妹妹刚大学毕业,基本掏空了父母的积蓄。所幸当时社保转到工厂所在地由地方社保承担,每月还有点微薄的退休工资,但医保并没有解决。没有医保成了父母沉甸甸的心事。姐妹俩靠自己的努力留在了省会城市,爸妈守在十八线小城,把父母接到身边并存钱给父母养老,成了俩姐妹的奋斗目标。

爸妈被迫退休,在十八线小城转个圈都遇到熟人,在别人眼里成了无所事事的闲人让父母非常难堪,于是两老也锁了家门到省城找了一份给私营企业主看工厂的差事打发日子,姐妹俩也结束了节假日就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往家赶的日子,也多了和父母相聚的时光。妹妹住在公司分配的宿舍,但看着父母挤在狭窄的出租屋里煎熬,心理的滋味难以描述。所幸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得太久,妹妹用自己工资攒下的及父母打工积存下来的钱付了首付款,贷款给他们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独自承担后来的还款。从十八线小城搬家的那天,周围邻居都投来羡慕的眼光,也是父母最荣耀的时刻。

熬过了最艰难的五年,姐姐生子,妹妹结婚,两老就专心帮一双女儿带外孙。接踵而至的好消息是政府给解决了悬而未决的医保问题,随着姐妹俩挣钱能力不断增强,又给父母更换了大房子,社保每年发放的退休金也在小步增长,俩老靠着退休金过着简单恬淡的日子。目前身体 健康 ,每年也开心地参加女儿给安排的夕阳红团到各地 旅游 散心。

父母渐渐老去,赡养父母是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当自己变老的那天,子女也会用你对父母的方式回报你!

我是五十多岁了妈妈,我来说说我的情况吧。

我的孩子是1991年出生的,在省会城市读的高中,因为高考不够理想,读大学就留学,读的二+二那种,去英国留学两年,然后又读硕士研究生,读完大学,总共在英国呆了三年多时间,大概花了一百多万。

回国后,她要在北京找工作,找对象。北京买房贵,又让我支援了一百万。我这样的妈妈,只知道努力赚钱,就是舍不得自己花钱。

把自己辛苦一生的积蓄,大部分都花在女儿身上。

买了房子,找了一个北方的男朋友。然后就结婚。结婚的时候,人家说是付了彩礼,不过我也没有看见。据说打在女儿卡上。然后女儿说,我应该也要对等陪嫁,于是又支付了六十八万元。

我们想,反正只有一个孩子,留着也是她的。尽管钱来得不容易,都是我们省吃俭用,努力拼搏来的。有些舍不得,但是,孩子总是自己亲生的,给她也是自己的宝贝。

目前,在北京工作了六年。仍然没有生孩子。她跟我说,是养不起。北京如果没有户口,进不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非常贵。

然后,我家闺女又安排我在老家的省会城市看房,她说老家教育质量不错,房子也不算贵,现在一万多一平,大概买一套房,需要一百多万。她没有说怎么买,我也没有问。

难道还要我出钱买房,我自己退休了,这个年龄赚钱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我仍然还有努力做事。

再给她买房,又要我出钱,有点犹豫了。

大家说,我还应该给已经三十岁的女儿买房吗?

他们要是一直没有我也认了。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嘛。

像我老爸,听信了我三叔的话把全部老本二十四万拿去跟人家搞什么融资说是利息高,结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还瞒我们姐弟三个。要不是后来我们结婚,他之前答应过的只要我们姐妹俩嫁人就一人给我们三万。我们晚婚且帮补过很多家用,打工的前几年钱都是全部寄回去的。现在家业起来了,他给我弟买了大货车,小车,房子。我们也年纪比较大了,都年过三十了那时,所以承诺说:你们姐妹俩只要嫁人我一人给三万。

我妹拿证后,我还没有但是也有交往的人了,因为关心着切身的利益,我就拿我妹做幌子,问他老人家,钱给了我妹没有。结果,晴天霹雳啊:他说钱没有了,都没了老板跑了个无影终,我当时就不爽了。觉得他没有口齿,明明答应给我们的钱就应该专门放着专款专用不是。但是因为是他和妈妈辛苦挣来的钱,也不敢说什么。后来我又打电话给我妈把我爸说了一顿发了一顿牢骚。等我结婚摆酒时,说好的三万变成了一台洗衣机。

今年的五月份他的肾结石手术,花了一共有三万左右吧,大家都下意识的觉得要是有那笔钱在根本不用我们凑钱给他做手术。我弟因为疫情原因拉货生意不好,甚至需要刷信用卡来付医药费。

每次一想到要是老爸的钱还在就郁闷又不敢说什么。

九零年前后普通老百姓50多岁的人,就是有工作,工资很低,上有老下有小,哪有多少存款呢?省吃俭用不欠帐就好了。

50多岁儿女都二十五岁左右吧!成家盖房买房娶媳妇,哪一样不花钱?自己的父母身体好还省心,如果有身体不好,今天住院,明天住院再掏住院费。

我九七年五十退休,470元退休金,在门口开了一个小商铺,想尽办法四万块钱,给儿子买一套婚房。如果没有什么事,这样正常过去还好,结果丈夫单位破产,他有高血压,脑出血病。破产单位拿不出钱来给职工看病,只能自己先垫付。后来丈夫的弟弟拿了2000块钱,弟媳妇还说不好听的闲话,谁家也没有闲钱呢?因为你手里没有钱,谁说的闲话你得听?

那几年儿女结婚生孩子,真是累的我头晕眼花,几次都不想活下去,哪里有闲钱能存住?

后来儿女有工作了,但是那几年单位也不景气,他们都想着办法做点生意,以后我就一心照顾病号,经济上全靠儿女帮助。

直到丈夫前几年去世了,我的工资也慢慢涨上去了,说实话,到70了才有那个能力存点钱。

儿女们,别抱怨父母没有存钱,他们也想存钱,他们也想给你买一套房子,买车子。他们也好看呀,谁有粉不往脸上擦呀?不能把你的普通父母给大企业家比,你嫌父母没有钱,你去想办法。

父母的身体好好的,就是存钱了。

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什么感受呢,无语的感受,我自己父母,一妈妈58.爸爸59,存款应该有300多万,而我公公婆婆呢,一毛存款没有,还倒少人家钱,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公公是属于那种比较好吃懒做型的,而婆婆又属于那种有一分花两分的人,相对我父母来说,我父母就很节俭,又比较勤快,因为我父母有钱,所以我嫂子对我父母非常好。我爸爸又自己开了一个店铺,年收入十几万吧,我嫂子他们的日子过的比我悠哉多了,想吃啥吃啥,没钱了还有公公婆婆帮忙,而我呢,处处想问怎么节俭,公婆少账,还要想法给他们还钱。公婆住的房子又漏雨又潮湿的,还要想着给他们盖新房,一天到晚累死了,而我哥哥跟我嫂子,一天到晚小日子悠哉的很

这个问题感同身受,因为我婆婆现在50岁了 而且身体一直不好,长期靠药物维持治疗,公公也不在人世了,50岁了真的是一分钱存款都没有,生病,住院,治疗费,医药费,包括生活日常,家里的人情往来,全要靠我们,我们也是年轻的90后夫妻,不得不说承受的压力真的很大,心里也会想着,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会没有存款,把自己的后半生去压在年轻人身上会有依靠能得到幸福吗?但是也常常自我安慰,既然他养育了我的老公,那我也要给她养老,只有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多赚钱,赚钱的速度要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赡养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加油吧!年轻人,未来可期!

没本事老实人,没钱很可耻么?今年47了,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没钱,我有1万,老公1.6万,借了1.6万,4.2万买的房子,装修花了2000,收拾收拾就结婚了,我自由职业,辛苦点月入1600,老公企业月工资500每年存5000,三年还完欠款,期间打了3个孩子,最后一个大夫说再打就不容易有了,就留下了,生孩子的钱是办满月酒还上的,孩子3个月就出来打工赚钱,8个月借了1万本钱自己做,2年还上,刚攒了人生第一笔4000元钱,孩子接种疫苗出问题,看的及时孩子恢复很好,4000元一分不剩,然后借了2万元换了行业,一年还上,然后买了车,有了小小剩余,然后孩子慢慢长大,补课,吃穿,双方父母变老,一个十八线小城市,这么老老实实做事,赚的这点钱勉强也就维持个收支平衡,就这么大本事,走着走着就奔50了,真的很可耻么

感觉累呗,还能有什么体验啊,就是感觉跟同龄比比自己还凑合,比父母积蓄就靠边站那种。

我和老公90后的,我的父母有点存款,不过我有个哥哥,所以对娘家的东西没什么想法的。每年该孝敬我还是孝敬着。

最让我无语的是老公这边,老公独生子,公婆经营棋牌室,我跟老公婚后除了买车出了两三万,其余的没有要过父母资助的。但是还经常跟我们哭穷啊,搞的我特别反感,后来想了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婆婆经常叫她娘家哥嫂吃饭,公公喜欢装大头,老公爷爷去世,明明他们那一辈有三子一女,非要自己一力承当。公公也经常给亲戚接风洗尘的吃,家里基本每天都是肉,而且还放很多油,素菜油都多,公公爱网购,婆婆爱打牌。衣服等等都要牌子货。所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啊。

前两年一直让我老公去考公务员,老公不答应,说我们这公务员一个月就两三千工资,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养老婆孩子哟,现在消停了,不催着考公务员了,开始给我们造计划要个二胎。我说养不活,我俩没钱,人家说怕什么嘛,还有我们俩老给你们撑着呢!真的笑的很。

而我们小两口,挣的钱养车,养孩子,养自己,还要负担我们的亲朋好友的人情往来,家里的日用品消耗等等,一年下来也剩不了多少。

现在想存钱买房子,完全都是靠自己那种,真的太累了。还不能有抱怨,毕竟都是亲爸妈。偶尔发发牢骚,不过还是希望双方父母无病无灾, 健康 快乐就行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父母为什么没有存款?因为父母把所有一切,全部给了子女,50多岁在农村没有存款的多了去了,父母没存款,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整天说父母没钱,自己又整不来钱的人。

父母的钱哪里去了,给孩子买房子,买车,娶老婆,你说存款到哪里去了,我们不要抱怨父母没有存款,我们要努力工作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父母用辛劳大半生,花光了几乎所有的积蓄,让我们成家立业。我们需要做三件事。

一是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多往家打电话,带点父母喜欢吃的,不让父母生闲气,有啥大事多和父母商量,多咨询他们,不让他们感到孤单。

二是努力工作,改变生活现状。不能总是依靠父母,要积极进取,干好自己的工作,干出成绩,挣更多的钱,帮助父母排忧解难,让父母多休息休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