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花整脊痛哭!黏多糖辨识口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7

「好痛!」20岁的子琼和18岁的淳郁,两姊妹都是罕见疾病「第四型黏多糖症」的孩子,因先天性黏多糖代谢异常的关系,从小就骨骼发展异常导致「鸡胸」,分别有驼背、脊椎S型侧弯的症状,曾经因整脊而痛得哇哇大哭。另外,两人也因疾病的关系长不高,目前身高还不到爸爸的腰际。

子琼和淳郁都因罹患罕见的「第四型黏多糖症」,骨骼异常有鸡胸的症状。(摄影/骆慧雯)

罕见黏多糖症 发生机率 5万分之1

台湾黏多糖症协会举办「5月15日国际黏多糖日」活动,理事长蔡琼玮表示,黏多糖症是一种遗传性的先天代谢性罕见疾病,在台湾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约 5万分之1。临床上共可分为7型,若能早期诊断并早期介入治疗,就可协助黏多糖症家庭摆脱遗传疾病再发的宿命。

台北马偕医院小儿遗传科主任林炫沛医师表示,黏多糖是构成人体重要器官的主要成分之一,每个人都有,但黏多糖宝宝会因基因缺陷,缺少特定可分解黏多糖的酵素,造成黏多糖慢慢堆积在细胞、结缔组织和器官中,导致身体外观变形、身体功能越来越差。

黏多糖症状难辨 简单口诀教你记

黏多糖症的宝宝,刚出生时没有特别病征,但随着年纪增长会逐渐出现各种症状,但多数民众对黏多糖症的症状表现不了解,选择一般科、儿科、骨科、耳鼻喉科都无效,最后才被转介到遗传科别。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台湾黏多糖症协会编整出「BECAREful口诀」,方便民众辨识和记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