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村旅游景点介绍 甘泉旅游攻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甘泉雨岔大峡谷攻略 甘泉大峡谷包括哪些景点



景区介绍 其他 行程安排及交通建议
甘泉雨岔大峡谷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景点,这个景点非常让人震撼,大自然能让一个峡谷变成这个样子也是非常神奇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前往,这个峡谷在陕西呢。
景区介绍
1.甘泉大峡谷
位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村,大约在几亿万年前,陕北发生过强烈的地震,一座黄土大山分开一条大裂缝,又经过几百万年雨水冲刷,慢慢形成这样一个峡谷,与美国的羚羊大峡谷极其相似。
进入峡谷景区之前,已经修建好游客服务中心,必须买门票换乘景区中巴进入,从2018年5月起自驾车已经禁止驶入。门口关卡管理很严,没有溜进去的可能。进入景区入口后,还有20多公里的土路,路况很不好,各种挖掘机正在修路。近期只有景色最好距离最近的桦树沟峡谷对外开放,另外的4条峡谷(从远到近分别为花豹岔峡谷、龙巴沟峡谷、牡丹沟峡谷、凤凰沟峡谷)近期由于修路不对外开放。
Tips:
最适宜游览的季节是3至5月份,如果是雨季前来游览,如遇下雨会封谷无法进入游览。谷内外温差很大,谷内需穿薄外套。如果自己没有带高筒雨靴,建议租每个谷入口处的雨鞋,5元一双,谷内确实有淤泥很深的积水。
我们游览了龙巴沟峡谷和桦树沟峡谷。
2.龙巴沟峡谷
龙巴沟上宽下窄,部分位置需要手脚并用攀爬前行。龙巴沟峡谷往返共5公里左右,去程在谷底,回程在峡谷旁边的土路。谷内走800米左右中途有唯一的出口,体力不好的可以这时折返,越往深处路越不好走。全程走走拍拍往返大概需2小时。龙巴沟胜在人少,景色比桦树沟稍逊。不建议老人小孩游览。
3.桦树沟峡谷
桦树沟是景色最美最精华的峡谷,全长300米左右,沟里游客很多,多到走不动路。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光线最好,因为峡谷顶部狭窄,如果没有光线谷内比较幽暗。桦树沟上窄下宽,和龙巴沟相反,岩石更有曲线和纹理,色彩也更丰富,配合恰好的光线,绝对能出大片。
Tips:
建议在非节假日前往,景区官方开放时间是早8点,实际7:30左右就会放人,一定要一大早趁没人来拍桦树沟,没光线可以长曝!等到中午光线好的时候可以再游览拍摄一遍桦树沟。
另外有不少带摄影团的当地人,可以雇他们带路去当地很多野峡谷,景色绝对不逊景区,并且没有游客。不要图省钱想自己找了,野峡谷都在路况不好的地方,峡谷入口也很不起眼,自己是找不到的。花钱安全又高效,就当支持当地发展吧~
其他
1.拍摄建议
镜头建议带广角,长焦在这里没什么用,还有可能需要三脚架和减光镜,创意拍摄的话可以自带光源比如手电筒、头灯等。
2.住宿情况
可以选择住在甘泉县城或者雨岔峡谷附近的下寺湾镇,甘泉县城距离景区30多公里,为了一早进景区避开大量游客,建议住在下寺湾镇。这里目前很少有常规酒店,有家庭旅馆可以选择,价格不贵。
3.推荐美食
推荐下寺湾镇上的“洛河川腌肉”,本地特色腌猪肉,有猪肉烩菜、农家豆腐、烤猪肉串等,价格便宜并且好吃,6个人吃很饱才150元。
Tips:
甘泉雨岔大峡谷景区及附近野峡谷非常适合摄影爱好者和徒步探险爱好者前往。一般游客一整天的游览时间足够了,挑2到3个峡谷游览即可,景色大同小异。如果是为了拍片,建议2天起,一天景区内,一天景区外,深度细致游览。据了解最近有摄友还在秦直道发现心型峡谷、志丹县峡谷、 安塞县峡谷等众多峡谷。
行程安排及交通建议
靖边和雨岔这两个地方看到的自驾游车辆多为陕西西安、宁夏、山西等距离较近地区车辆,如果从较远的地方过来,可以坐火车到陕西延安,然后直接从火车站租车自驾前往游览,租车费用200-500每天不等,避免长途驾车劳累。具体景区位置开车跟着导航走就可以。附近可游览的地方比较多,比如壶口瀑布、碛口古镇、乾坤湾景区等都可以根据总体天数安排一同游览。
靖边波浪谷和雨岔大峡谷这两个景区之间距离220公里,开车3小时左右。如果行程安排较紧张,可以先游览完一个,傍晚出发到另一个。目前两个景区都还处在未完全开发,游客没有饱和的状态,如果感兴趣,请速来!

秦晋游之十一:探险陕北甘泉蛇口大峡谷



作者/摄影:莫国良
根据旅行社安排,在靖边欣赏了一顿波浪谷旭日东升餐后,嘴里哼着“信天游”小调,坐上大巴开始了又一天的旅行。目的地是延安甘泉的“雨岔大峡谷”游览。
在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甘泉县的一个小镇上简单地吃了午饭后,坐上了有当地向导准备好的小车,三五成群地向大山深处进发。由于都是临时招来的小车,车开不久司机们都找不到路了,于是都是用手机联系问路。鉴于这种状况,我同车的一位驴友产生了疑惑,就搭讪我们小车的司机聊起了雨岔大峡谷景点的相关事宜。
在闲聊中得知,由于甘泉地区的雨岔大峡谷的景色与美国的“羚羊谷”地貌风景相媲美。由此引起了全国各地驴友们趋之若鹜赶往那尝鲜。甘泉当地的村民见到见到这个赚钱效应之后,由此当地村民就把自己村里的沟沟坎坎开发了成了 旅游 景点,并都叫“雨岔大峡谷”产生了鱼龙混珠的现状。并且,我们现在要去的那个峡谷也是这种状况,真正的名称应该叫“蛇口谷”。小车行驶了大概半个小时,就停靠在一个高山顶的坡顶上。
村里的向导山民拿好了砍柴刀和铲刀,并让我们换上他们准备好的长筒雨鞋。跟着他一路由山顶直下大山沟底。一路上,山民们还真有很不容易,带着这么一大群年龄和身体状况都参差不齐的人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路前行都会有感觉很大的有很大的风险。
经过大概半小时多的下山行程,大伙也是不辱使命,经过一路的奋力“趴山卧沟”的付出,终于安全地顺利到达了大峡谷沟底。
其实,我们经过千辛万苦到达峡谷的地段,恰巧是峡谷的中段。也是最低洼的一段。峡谷内,一米阳光从天而降。折射在山谷里的悬崖、树木以及草地上,给深幽的峡谷带来了原始的安详。
两岸悬崖峭壁,看似七横八竖灌木丛林,但是仔细观察却感觉又是那么的秩序井然,更显得大峡谷的深幽。这就是自然世界里的自然法则,也是人类必须遵守的法则。
山谷中到处可见蓝白相间的蝴蝶在花丛中肆意飞舞,又是一种别样的风情。峡谷、野花与蝴蝶串成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美景。如此这般大峡谷用“蝴蝶谷”来命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晃悠在峡谷内,河谷且行且窄,仿佛自己突然之间变成了一只小小的青蛙,不小心掉入了井底。仰头望去,两旁峭壁怪石林立,豆大的蓝天中,一株株的大树横插在悬崖峭壁之中,难得一见的原始生态环境。闲逛在幽深的峡谷里,脚下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的深沟里,别有一种探险情愫。五颜六色的山崖图案张扬着迷一样的风采。
“蛇口谷”的名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首宽、身瘦、尾羊角”峡谷的地貌形态。行至“尾羊角”处,一条看似人为的乱石像拦路虎般地拦住了前进的行程。环顾四周,峡谷更是幽深,两边的山崖更是陡直。更是彰显了其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享受。
翻过了那条乱石堤坝,就到了牛角尖处,里面的情况与外面的景色完全不同。狭窄的通道夹缝被头顶上的一缕阳光透射在悬崖上,夸张地悬挂在悬崖突凹中,一缕缕、一条条彰显着峡谷山崖诱人的魅力。
探险完了羊角尖,按原路返回穿过了我们进入谷底的那个山道后,又是一路上坡。眼前忽然开朗,山体的颜色由此也变成了红色。快到了山谷的出入口处,到处可见的红砂石,是不是就是古代用来制作“朱砂”的矿石?
出了蛇口峡谷,黄土坡上的魅力又与峡谷内的光景不同。青山斜阳夹杂着黄土地上,羊群悠哉悠哉地寻觅着青草地。夕阳折射在它们身上的羊绒上,又是一副通透的色彩。仿佛又是一片片白云洒落在青草地上。
在斜阳西下的黄土坡上,结束一天的旅行。感受到了华夏民族发源地留给子民的一份独特的魅力。感谢大美中华!
吟诗一首以作纪念:
七律·闲探甘泉蛇口谷
闲探甘泉蛇口游,黄泥坝上窄山沟。
首宽身瘦尾羊角,崖峻林深峡谷幽。
托梦庄生蝴蝶去,翩翩乱影眩双眸。
芸芸秀木遍荒寂,野趣悠然惬自由。
秦晋游之九:《千古之谜匈奴人的皇城“统万城”》;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A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B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C区)》;
秦晋游之十:《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红宝石-波浪谷(D区)》;
秦晋游之十一:《探险陕北甘泉蛇口大峡谷》;
秦晋游之十二:《打卡陕北“雨岔大峡谷”躯体曲线美》。

甘泉雨岔大峡谷和靖边波浪谷值得去吗?



值得去,非常值得去,太值得去了。这两个地方要是不值得去的话,天下也就没有多少能去的景观了。
、甘泉雨岔大峡谷、波浪谷这两个景点都在陕北高原。
雨岔大峡谷位于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张家沟村,波浪谷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两者相距200公里多一点儿。
这两个景点都是近年来由驴友们探出来并通过自媒体瞬间炒红的小众景点,炒红后就被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开发。
波浪谷和甘泉雨岔大峡谷之所以能迅速炒红,是因为它们长得太像美国的两个世界级的景点了。波浪谷对应的就是美国的波浪谷,甘泉雨岔大峡谷对应的是美国的羚羊谷。
我是去年国庆节期间去的这两个地方。下面,我就分别对它们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吧。
1、 _嗜瓴泶笙抗
甘泉雨岔大峡谷被稀称为中国羚羊谷。他们的宣传标语是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
大峡谷共有七个峡谷,分别是桦树沟、牡丹沟、一线天、蛇河沟、凤凰沟、花豹沟和龙巴沟。目前只开放了前面三个。
我们是国庆节期间去的,去的人那叫一个多啊。游客中心在下寺湾镇张家沟村,刚到村头,就见几里路长的车车流,无法进入停车场。
我们在张家沟村委会前的岔路上停着,等待着龟行进入景区停车场。这时,一个中年人在我们车前像交警一样的用手势指挥我们把车开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去。我们很犹豫的,有点儿不放心地看着他,他更着急了,手势的力度和频率都加大了,但他就是不说话。原来他是一位聋哑人,不能说话。透过他那单纯而着急的眼神,我们跟着它把车停在了村委会前。感谢那位淳朴善良的聋哑老人,他指给我们的地方还真是可以分流的停车区,只是作为外地人,一般都不敢相信这种事情,担心上当的。老人的指点让我们省了几十分钟的待车时间吧,还没有停车费。
雨岔大峡谷现在不收门票,但要坐他们的景区交通车,车费70元。因为人太多,那几天旅游线路被分成了A线和B线,两条线景观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太大,作为第一次去的人,也分不出哪个好哪个不好。我们去的是好买票的那一线,应该是次一点的那条线路。
景色就不说了,看照片吧。去雨岔想拍出好照片,还得讲运气,天气好,有阳光,你拍的照片肯定是电脑桌面似的,时间为正午阳光向下直射最好。
2、波浪谷
波浪谷位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这里就是被称为美国的羚羊谷。说实话,波浪谷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有叫火焰丹霞区、水上丹霞区的,有叫1号、2号、3号、4号、5号区的,目前准确一点的叫法应该是龙洲丹霞地貌。这个景区很大,分成好多个独立的区块,所有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称谓。
目前,龙洲丹霞地貌是关闭的,景色最好的1号景区正在封闭建设中。但外地的旅游者朝圣般的涌入令当地相关部门头痛不已,无法阻挡,节假日期间,竟然出动了交警、民警、特警,进行阻止、分流。但当地村民可就乐开了花,他们开旅店,开农家乐,充当导游,路边拉客,平一块地收停车费等业务开展得风声水起。
游客们游览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看的“野”景点。尽管是野景点,外地人还是进不去的,每个路口都有人拦着,想进去吗?必须有人带路,带路的费用一个景点一次50元,不论人多人少,只按次数计算。带路人坐你车上,你的车才可以进去。
我们是提前订了一个农家旅店,和老板讲好吃、住、游等事项。我们了逛三个景点,他负责接送。
我们是从延安去的,到老板家后,四五点吧,他立即送我们去了一上景点。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不错的。
晚上,他征求我们的意见,明天是否到最好的1号景区去。他说那儿在建设施工,要去就必须在天亮前的四五点钟趁工人没上班前“潜伏”进去。因为国庆期间那儿的天是很凉的,我们还带有一小孩,就没有去“潜伏”。
天刚亮,他把我们送到了水上丹霞区,给我们指了路,让快点去,说晚了就有人来阻拦了。
这个地方也非常不错的。我们们还真是到得最早的。我们从另一个地方出来时,发现早上我们进去的那个地点还真是有一辆警车拦在那儿的。
我们五个人(包括一个小孩)住了一间房,体验了一晚陕北高原的大通炕,把小孩子可高兴坏了。吃了一早一晚两顿钣,送我们去玩了三个地方,结帐时付了600元。离开以后,他说少收了我20元的酒钱,我给它补上了。那是晚上我们喝的,晚钣时,我们问他要他家自酿的酒喝,他给了我们一瓶,是用矿泉水装得,40元一瓶,我们说只要一半,他让我们自己喝吧,给他留一半就行了,我们真的只喝了一半。
在龙洲波浪谷不仅能看到神奇的地理奇观,还可以参观一下周边景点,如靖边统万城,非常有名的。镇北台也可以看看,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

陕西有个自然景区走红,被誉为“中国梦之谷” ,这是什么地方?



提起陕西的旅游景点,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像兵马俑、大雁塔这些历史遗迹,其实除了这些景区之外,陕西境内还有很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只是因为名气的缘故,一直不被大家所知罢了。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个风景极其特别的旅游景区,它还被誉为中国梦之谷,这个旅游景区就是“甘泉雨岔大峡谷”。
甘泉雨岔大峡谷地处于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境内,它是一个由大自然千百万年才雕琢而成的自然景区,境内虽然没有高山流水,也没有曲径通幽,但是独特的丹霞地貌,却是世间少有的独特美景。走进甘泉雨岔大峡谷内,大家就会被各色陡峭的山壁所吸引,抬头向天空望去,会让人有种强烈的压迫感。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感到疑惑,这样一个独特的丹霞地貌大峡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甘泉雨岔大峡谷形成的原因,来源于上百万年前一次巨大的地震,当时这里的震级可能达到了8级以上,就连大地都被震出了许多裂缝,而这些裂缝也就是大峡谷最初的样子。
而后这些裂缝又被常年累月的雨水冲刷,最终才形成了这样独特的奇观。如今游客走进甘泉雨岔大峡谷,都会看到两旁的石壁非常平润,其实这些都是雨水冲击而形成的,而山体上各色的颜色,也是不同矿物质沉淀后才发出的颜色。
凭借着这些独特的景观,短短的十几年内,甘泉雨岔大峡谷就收获了大批游客的青睐,尤其是对于那些喜爱摄影的朋友而言,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摄影天堂,随处一拍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果大家对甘泉雨岔大峡谷感兴趣的话,不妨就趁这个假期,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到这里观光一趟,毕竟这样的美景,在国内还是屈指可数的。

甘泉村的历史



最早落户到甘泉村的是一户姓丁的人家。甘泉村的土质多为渣子土,适宜烧瓷。丁家把瓷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围绕着瓷业与丁家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丁家沟。所烧的瓷器主要是粗瓷,包括瓷碗、磁盆、瓷罐乃至后来的砖等生活用品。这里也逐渐培养并聚集了一批拥有瓷器技术的人。早期瓷业的发展很好,销路较广,不仅满足了附近居民的需求,有的还远销到了商丘、安徽等地。大量到甘泉来购买瓷器的人不仅拓宽了甘泉村的经济来源,还给甘泉村带来了各地的特产,甘泉成了一个交易市场。因此,甘泉所在的岭被称为“碗窑岭”,甘泉也获得了“小洛阳”的美称。
1958年以前,甘泉村工业活动主要以烧瓷业为主,并且繁荣昌盛,名噪一时。1958年时,经济尤其活跃,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大炼钢铁”活动,甘泉的瓷业经济尤其是制碗业搞得轰轰烈烈,村里有人评价当时的经济状况“人均收入不低于现在”,瓷业的繁荣可见一斑。三年自然灾害过后,1962年经济开始恢复,瓷业的发展一直持续到1993年左右。近二三十年以来,甘泉的瓷业发展遇到了障碍,逐渐衰落。
首先,用传统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瓷器科技含量低,工艺水平相对落后,重要的产品名之一——砖虽然耐热性好,但抗重压的性能较差,面对其他同等用途的新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其次,烧瓷业所用材料——煤炭价格上涨,导致了瓷业发展受阻;另外烧瓷的工人常常需要超负荷的劳动,瓷窑中的空气不好,许多人都因此得病甚至死亡。瓷业发展前景惨淡,随时可能出现的疾病令许多年轻人对瓷业望而却步,烧瓷技术逐渐被忘却。据统计现,在50岁以下的村民中会烧砖的人也已经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烧出碗、罐、缸、盆等祖上曾获巨大成功的“宝贝”了。现在走进村中,已经不见了以前的烧瓷窑的人,更见不到了当年因瓷窑业而带来的辉煌场面,只能看到不少的瓷窑静静而又寂寞的立在村中。谁又来拯救这些甘泉历史中的“功臣”?又该怎样拯救,着实需要思考去探索。
90年代以后,与瓷业的衰败形成对比的是煤矿的兴办,村里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煤矿,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够得以保持。但由于煤矿开采年限较长,许多煤矿的可采煤储量日益减少,加上近年来国家对中小煤矿的关闭,甘泉的煤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许多以煤矿收入来维持自己生计、过了大半辈子的人不得不面临着重新寻找工作的难题,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建国以前,甘泉村曾被称为“甘泉村公所”。据说,当时新安县被称为“第一区”,甘泉被称为“第二区”。旧址在现在村文化广场背后的岭上,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只能看到当年挂着“村公所”石碑遗留下来的痕迹。
甘泉村的农业发展不明显,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辅之以红薯、花生等。1958年农业大丰收;1960——1963年农业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吃饭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历史上,甘泉的农业曾闪现过一次生机——种花生,当时收成不错,只是由于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吃饭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对种花生这件事热情不高,以致没有坚持下去。
历史上甘泉村曾经有三个庙会,称为上庙、下庙、牛王庙。上庙旧址在现在甘泉小学所在地,主要供奉给甘泉村带来财富的“窑神”,每年二月十五、四月十五举行庙会,以求窑神赐福于村民。下庙在甘泉村老村,主要是供奉土神等农业神,每年三月十二、四月十八举行庙会,这是三个庙会中目前唯一得以保存的庙会,不过每年的庙会也只剩三月十二这一次。另一个是“牛王庙”。由于以前人们的经济来源之一除了烧瓷之外,就是种地。牛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人们也常常怀着敬畏的心情来朝拜“牛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