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蜿蜒向前。1919年,邓小平沿着这条青石小路远赴法国求学,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现在每年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沿着这条小路,来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协兴镇的牌坊村,踏访这位伟人的故居。
同四川东部所有的农居一样,牌坊村内的邓小平故居是一座朴实无华的三合院,被一蓬蓬翠竹环绕着,四周绿树成荫,院前是农田,屋后是山梁。1904年,邓小平出生在这里,并在家乡生活了15个年头。当地人将这座农家小院称为“邓家老院子”。
邓小平故居坐东朝西,由东、西、北3组单层建筑组成,共17间。房屋为悬山式木结构,屋面由小青瓦铺成。1951年,邓小平家人全部迁往重庆居住,按照他的意见,老家的房产全部交给当地政府,分给了乡亲们居住。50多年来,邓家老院子曾经做过公共食堂、保管室,也办过文化站和幼儿园。上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故居开始逐步得到保护和管理。2001年,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规划,到2004年,邓小平故居将建设成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的“天然纪念馆”。保护区将主要栽种农村常见的花草树木,不建花坛等人文景观。区内文物景点的恢复和故居的陈列将尽可能体现历史的真实性,以恢复邓小平青少年时期的故居原貌。
邓家老院子中最早兴建的是北厢房,是邓小平的曾祖父于清朝同治年间所建,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北厢房中分别设有农具屋、织布屋及邓小平的姐妹们的住房。
北厢房中第五间房就是少年邓小平的住房,房内存有他睡过的木床。木床是其母的陪嫁物,虽历经百年,并未黯淡消磨,木料仍然发出特殊的光泽。房中还保留着邓小平用过的书桌、油灯和笔砚。书桌柏木质地,用漆考究,桌上摆着一块石砚,一盏油灯桐油未尽,灯芯似燃。透过书桌和油灯,人们仿佛又看到邓小平当年伏案读书的情景。
邓小平5岁时进入离故居约1公里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7岁时开始接受新式教育。邓小平从小就爱动脑筋思考问题,读书成绩一直很好。他的父亲邓绍昌认为,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是“除了学好课堂知识外,还应到处走走,要增加知识,还要见见世面。”他经常带着邓小平去和一些“革命分子”见面。邓绍昌是个热心社会事务的人,对邓小平影响很大。邓小平去重庆就读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就是父亲为他选择的。
从1919年到1997年,邓小平阔别故乡78载,从未回过一次老家,这在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中并不多见。尽管不曾回过老家,但邓小平仍然惦记着家乡。1977年、1986年,邓小平两次因外事活动来到成都,都抽空会见家乡代表。他非常关心家乡建设和群众生活,嘱咐乡亲们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牧副业改善生活。
邓小平的故乡人,广安父老倍感自豪。如今他们出门在外,只要说自己来自邓小平的家乡,人们就总会多些亲近与礼遇,因为人们把对邓小平的敬仰转化成了对其家乡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