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3

柱下独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传力简单、直接,也是大家最常用到的。在设计柱下独立基础的时候,很多工程师在送审时被图审质疑阶形和锥形独基配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率0.15%的要求。阶形或锥形独立基础,可将其截面按地规附录U折算成矩形截面并按最小配筋率0.15%计算基础底板的最小构造配筋量;

首先,肯定是要满足计算配筋,由柱边和变阶处弯矩根据地规8.2.12条As=M/(0.9fy*ho)算得。地震组合会考虑抗震承载力调整,根据混规11.1.6 条,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0.75,As=M*γRE/(0.9fy*ho)算得独基每延米的配筋。另外,还要满足构造,8.2.12条规定:“对于阶形或锥形基础截面,可将其截面折算成矩形截面,截面的折算宽度和截面的有效高度,按附录U计算”。

地基规范8.2.11条条文说明:“考虑到独立基础的高度一般是由冲切或剪切承载力控制,基础板相对较厚,如果用其计算最小配筋量可能导致底板用钢量不必要的增加,因此本规范提出对阶形以及锥形独立基础,可将其截面折算成矩形,其折算截面的宽度b0及截面有效高度h0按本规范附录U确定,并按最小配筋率0.15%计算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量”。可以看出是要用折算后的截面来算出总的配筋,然后平摊到基底每延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