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瑗老师谈功能性言语训练的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在河源家长群的留言

     各位晚上好,我是林美瑗。看到你们在谈孩子的这个语言跟认知的问题,真的可以理解你们的着急。迫不及待让孩子希望能够讲话这件事,我觉得能不能先让家长自己缓一缓?。因为讲话是讲求动机的,是需要有很好的理解,也就是接受性语言。如果接受性语言还没有到,就要孩子能够讲话,那我想这个是一个压迫。如果孩子的模仿,他不知道这个模仿跟他的生活有什么联系,他的模仿动机会很弱。

    那我看到的是。基本上你们还不太清楚自己孩子的心智年龄,还有就是他们的语言的这个能力是在哪里?所以比较理想就是——你们要先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在哪里?那这个有几个方法:

一.拿筛查表来测试儿童心智发展跟他的语言的能力在哪里?

二.直接问授课的老师,如果授课老师有经验或者是比较理解,应该可以让你知道。

三.那还有就是孩子的学习检验,最好的方式是生活的自然情境,而不是像教室的延伸,只能图卡。

   你觉得好脾气的孩子都在反复,反复的练图卡,学到他发脾气。那你不是在让他知道(觉得),他就是言语差所以他就是能力很差,他就是这个(能力)很不如人。在父母的眼里,特别在他所爱的妈妈眼里把他弱化了,孩子他成为很不让妈妈开心,他是一个不会讲话,能力不好的孩子?

   有时候我们的孩子,他的这些语言或者是这些模仿的动机,有个前提是,你跟他是不是用一个很自然的象征游戏?像在生活情境对话的方式,而不是你模仿个训的教室,然后来要他一定得模仿父母或者妈妈怎么做。

 那我自己会觉得,如果你从孩子的日常训练,比方说,早上孩子的生活,从他的洗脸刷牙开始,早上吃早餐,穿衣服带包包准备出门。如果你可以在跟他边做的时候边告诉他每个动作,然后让他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他都能够是清楚的。在做相关动作时候配置正确的语言。比方你在给他洗脸的时候有没有机会,让他能够面对着镜子,那你帮他洗脸或者扶着她的手练习洗脸的时候都可以,洗到哪里就告诉他那个名称。例如洗到额头告诉他是额头,洗到眉毛洗到鼻子,洗到脸颊,从耳朵洗到嘴巴。一个脸就这么多的五官的命名,例如洗脸看到镜子认识五官。以后你再扶她的手洗到哪里的时候,可开始用玩的方式说:洗到眉毛,然后问他说这是眉毛吗,或者是说,我洗到你鼻子了,然后看看他会不会说不是眉毛。就说学语言能不能把它改成从生活自理里面(学习)。很有趣的,然后每天每天都会做到的事。这样是不是更有功能性呢,你为什么执着一定要用卡片?

  抱歉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小小的看法,我要讲的话是~这两位妈妈你们可能太焦虑了,前提是要知道我们的孩子语言不是它最大的问题,动机才是他最大的问题。而且百分之八十的自闭症的孩子都会讲话。但是会讲话他如果没有动机的话,没有意义,跟人家交流的动机,他不会在情景里用,会只说两个字或者四个字,有什么意义呢?。

——以上是林美瑗老师在2017.6.25的语言记录整理,经由美瑗老师亲自核对校稿,供各位家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