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师招考中学语文经验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先解释一下~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还是很想很想分享自己的一点所得。希望和我一样为目标奋斗的宝宝们都可以圆梦。

        言归正传,切入正题前,我简单交代下自己这一年的心路历程~

        去年的这时候我考鼓楼区的小学语文,当时收十个。我总分是第十三名。差了最后一名0.8分。后来修整了两个月左右,我就火速让朋友陈珊帮我找了她考上的四附小,前往代课。原本的想法是:我去这所很棒的小学可以增加实践经验,即使工资很少或者没有也没关系,为了应战2018的教招,值。后来干了三个月,到十二月初我才辞职离开。

        离开后我就开始一边做家教一边学习了。直到一月底的某一天清晨,我突然做了一个改变我命运轨迹的决定:不考小学了,考中学。

        其实中小学的教育综合是一样的,只有学科不一样,中学的学科语文难度更大。况且,学科语文勉强算我的强项。所以即使接近笔试日期,我还是不畏惧自己的中途易辙。

        接下来画重点——

        也是这场考试我认为很有意义的想法:我找了一个小伙伴陈琳,和我一起备考。小伙伴的人选也很重要。首先,陈琳去年也参加了国考,只差一点点就上岸了,所以对于今年的教招,她更多了一份警惕。其次,她虽然不是中语,而是小语,但是前面说过了,教育综合考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有很多共享的资源,也了解对方的实力水平。最后,也就是最核心的一点,我们性格比较像,做事都比较有计划性,学习的节奏也相似。

      先聊聊教育综合。

      我记得在四附小工作的时候,陈珊见到我就会训斥我:佳贝,你还不读书!午休就可以把书拿出来读,不能偷懒啊!陈珊超棒的,她去年两科都是高分,是市属小语的状元。每次被她嫌弃后,我都会很愧疚。所以即使九月初工作期间,我也是有空就看教育综合。学习也可以用菲尔普斯的一句名言来概括:休息一天,实力倒退两天。所以前期就算我没有紧锣密鼓背书,但是毫不松懈,不让学习内容变得陌生。

        和陈琳开始并肩作战是辞职后的两个月左右。也就是二月初。这个阶段开始冲刺是没问题的。很早开始备考的不利因素就是:你会觉得自己准备挺充分的。这种盲目自信真的是杀手,会杀死自己。所以我二月初和陈琳打电话,互相抽背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有很多知识盲区。

      所以我非常庆幸自己主动找了一起奋战的小伙伴,监督学习。还有致命的一点。在十月中旬我失恋了。并不是诉苦。这段经历真的对我打击特别大。失业后马上又没了爱情。我整个人都崩溃了,在办公室用掉了两袋纸巾,有四天时间我眼睛都是红肿的。每天很早起来跨越两个区上班,身心俱疲,最初的几天我无论出现在哪里,眼泪都是簌簌地流下,毫无征兆地,我也丝毫不觉得羞耻,公众场合也在流眼泪。

        从十月中旬到二月份,我这段时间每次试图拿起书逼自己读书,总是被乱七八糟的想法阻挡。完全静不下心来。想到这里我真的非常庆幸高中没有谈恋爱,(说的好像我被很多人追有机会谈恋爱一样,不要脸哈哈哈),一旦失恋就没有状态学习,高考肯定完蛋。

        我意识到自己瘫痪太久,要重振旗鼓了。我威逼利诱陈琳每天和我学习打卡。教育综合分心理学和教育学。教育学我们先复习。每天两章到三章。每天中午吃完饭,我和她就开始微信语音电话,她抽查我三十分钟。我反过来也抽查她三十分钟。因为双方学习能力和水平差不多,所以我常常会暗暗和她较劲。如果有一天我背的没她好,当天晚上我一定会迟点睡,背书,背到感觉自己会超过她为止。因为我每天都有一个家教。所以除了中午抽背,还有一轮复习就安排在晚上八九点。我一直和陈琳说,晚上很有必要抽背,时间很紧迫,况且,晚上学习后去睡,睡眠的时候大脑还在重复学习,一举两得呢。

        教育学相对于心理学算比较简单的。最难的是心理学,你还会发现心理学的内容很多。所以要多花时间在心理学上。另外,我们每天也都有安排一小块学科的复习。复习什么内容呢?课标!古诗文背诵!刷五三!尽量不让任何一块学习内容落下,一旦疏远几天,你就对它们陌生了。也就是这样一边抽背巩固知识,一边暗暗较劲。所以即使我和陈琳每天都要上班,但是学习起来还是有条不紊,按照计划走。有时候她考虑第二天考什么,有时候我别出心裁想出学习的新点子,比如归纳学科的文本解读答题套路,背诵,再抽查。

        为了避免遗漏,我再简单归纳下复习注意的点:

        教育学:不可只背冲刺班给的题目,今年考试就考到了冲刺班没押的题。

        法律法规:建议根据具体法律法规做归纳,很多内容有相似之处,归纳起来很好背。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就几个字的差别,总结归纳之后就牢固掌握知识了。

        时政:冲刺的时候开始学习就够了。注意下发动友情力量,和在其它机构学习的小伙伴分享资源。我报名中子星,我要了闽试、华图的资源,把它们押的时政题都记了,和陈琳每天抽一部分记忆巩固。

        心理学:这块内容建议在之前分章节学习的时候,在每章节的练习中留意自己做错的题目。它们往往是笔试卷子上的陷阱题。如果你前期把这些陷阱题理解透了,做了总结,相信后期复习起来会更加游刃有余。

        语文学科: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差。有吃了一点老底。但是不意味着不用学习。首先,针对语文教师的一些板书设计、文本重难点设计、片段教学评价这些题目除了,跟着学科班老师掌握答题套路,自己还要多做题,总结不同类型题目的应对技巧。其次,中学语文背的古诗文相当多!早期就赶紧要了去年考的篇目开始背。不然像我后期被劝学都快吐血了。中学课标虽然多,但是听老师的,画重点背清楚就差不多了,也许是因为内容多,反而中学课标考的没小学那么变态。再次,中学语文有一个特点,它考的文学常识和文言文全部都是高中课文中的。我也是接近考试才发现的!所以临考时我每天晚上过一篇文言文,包括页下注中的文学常识。然后,大家也要注意刷五三。刷什么呢?1.基础题,比如易错字,易读错音,还有病句,成语,我记得五三里的病句修改我几乎都是错的,没关系,好好总结错误原因笔试不在怕的,嘿嘿。2.现代文,基本考散文。题目当然千变万化,所以多做培养语感保持题感帮助是大大的有。那段时间我有个学生是高二语文,我经常把自己做的题目给他评讲,感觉这段经历也有帮助到我。另外,古诗文也要多做题,没有捷径。3.作文,你最好有一个熟悉的愿意帮助你的高中语文老师。我后期写了四五次作文,考试一般要求写议论文,作文也是有模板的,我不擅长写议论文,后期还是逼着自己写啊写,写完就给老师看看,帮忙指点。这些练习很有必要。学科语文考试的时候时间常常不够用,强烈建议考前多做作文训练。

        板书设计我的规范不是很强,相信我当时漏了标题至少扣一分。所以最终笔试我的学科语文113,是还有上升空间的。教育综合我是考了126.5,这个分数只能算优秀,大家要加油考到130才算高分。今年我知道自己不能拿高分问题在多选题。考到了很多时政法律法规的偏僻的东西,我好几道题都蒙蒙的。

        接下来,补充下面试。

        面试我建议报班,然后要拜师,跟着一个指导老师,让他看看你讲课的毛病。今年都是自己出钱报机构,没有向妈妈要钱,所以囊中羞涩拿不出报班的钱,也是很尴尬。另外,去年被闽试面试班坑了一笔钱,请了普通话都说不好的老师来授课,我也很绝望。233。但是作为过来人我建议报面试班。为什么呢?如果不是应届毕业生,真的没机会和自己的对手在一个班级学习试讲,还有不错的老师点评。因为据我所知,这次和我一起竞争市属语文的笔试第二名第四名都是去机构面试培训的。我虽然找了指点的老师,但是只去了两次,况且每次讲课下面都是坐着他一个人。而我面试时,七个评委老师大咖坐在下面齐刷刷看着我。我讲几句就hold不住了。虽然我面试分数不高,中学语文80算优秀,我是78.9。但是我总结了一些雷区,希望大家可以避免,拿到棒棒的分数。1.别读错音!我导入的时候渑池之会读错了,考完后主考官和我说:姑娘你好好回去查一下渑池之会怎么读。主考官耶!同志们!所以可想而见这个问题多低级多不该!2.千万不要紧张!!要做到放松自然一些一方面需要努力,准备充分,另一方面就是平时讲课要尽量多几个人坐在下面看。尽量训练出自己的讲课风格和气场~3.板书设计简洁概括。虽然我卡了三次,忘记要说什么233。但是我的板书设计都在。考前每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我都设计过去了。这次考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因为紧张,设计的廉颇形象没讲。所以紧张是大忌。考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没空,我都没有找她讲课,当然课感也有疏离。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可以不负初衷,得到自己努力的结果。笔芯。想考中学语文的小伙伴,也可以和我私聊,问我具体问题~补充:今年一共收十四个,我笔试排第三名,总分排第八名。所以大家笔试一定要争取高分,面试发挥不好,总排名也不至于落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