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跟“不反抗”的孩子,10年后差别显著,父母要重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1

父母要了解孩子“反抗”背后的原因

作者:YOYO 育儿

导言

经常会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儿子不听话,说他两句就开始“反抗”父母。

面对孩子的“反抗”,大多数父母选择进行反驳,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哪怕是用非常严厉的教育方式。

之前,曾有机构专门对父母进行过调查,问最讨厌孩子哪些行为。

将近80%的父母选择了“反抗”。

对于“反抗”,父母只知道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却不了解这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导致用错误的方式进行解决,最后反而没有化解问题,反而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多数时,父母会把孩子“反抗”当做不听话,而面对这种“不听话”,有的父母甚至会采用“打骂”的方式,来强制改掉孩子这种坏习惯。

可是,家长们有没有真正的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反抗”?

《小舍得》中颜子悠最开始对妈妈田雨岚百依百顺,而到最后问题彻底地爆发出来,也好好地给妈妈上了一课,让田雨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有教育家曾专门说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共有3个叛逆期,而每一个叛逆期父母都需要用心对面对。

第一个:2-4岁此时是孩子初成长期,他们会通过说“不”来表示自己的主观意识;

第二个:7-9岁此时的父母会认为孩子特别的闹,而且也特别的不听话,这是因为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

第三个:12-17岁这时的孩子来到了真正的叛逆期,他们个体的意识变强,“反抗”成为他们代表的行为。

所以说,当孩子开始反抗父母时,也恰恰说明了孩子自我意识和尊严的觉醒。

由于家长的固有思维,认为只要是孩子反抗就是不听话的一种表现,其实这是不对的。

之前看过一档真人秀的综艺节目,里面有个男孩特别喜欢反抗父母,每次爸爸都会拿着毛笔去挑孩子的毛病,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儿子直言 :爸爸总是喜欢挑别人的问题,从不在自身找问题。

孩子直接找出父母的问题,并且说得头头是道,让父母无言以对。

其实,当面对孩子的反抗时,父母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就会发现,孩子的思维很精密,也很聪明。

普林斯顿大学曾专门对孩子进行过一项研究:

将2-5岁的孩子分为两组,一组是喜欢反抗父母的孩子,另外一组是很懂事的孩子。

最后得出结果:反抗的孩子有较强的独立分析性,遇到事情有自己的决定能力。

相反懂事的孩子独立分析性就较弱一些。

家长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反抗父母?

是不是因为父母所说的事情,跟孩子想的事情不同?

孩子还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和想法是对的,所以才会进行反抗?

因为孩子拥有很强的自我主见意识,而且喜欢反抗父母的孩子,更加自信、勇敢,遇到事情不会退缩。

安格利卡博士就曾说过: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主见、拥有创造力、敢于去挑战自己,面对困难。

允许孩子跟自己争辩,可是要有选择性地去“同意”孩子的看法,而且同时要重视自己的态度。

在面对非原则性问题时,父母要去温和地跟孩子去辩论,如果孩子说得对,可以适当让步。

但是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时,父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否则很容易让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

因此,有时候“反抗”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会“反抗”的孩子跟不会“反抗”的孩子,在10年后差别显著,反抗的孩子会变得更加的自信,甚至是勇于面对困难,想法,不会反抗的孩子会变得很温顺,于是会征求父母的意见。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反抗”与“不反抗”的状态,会影响未来的成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